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原因和对策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原因和对策

ID:24009842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原因和对策_第1页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原因和对策_第2页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原因和对策_第3页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原因和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原因和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原因及对策浅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坏原因及对策摘要:本文首先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其次对提出了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泥混凝工路面 破坏原因 防治措施    1.路基施工方面的原因    1.1软基处理不当  其原理是“将土质由松变实”、“将土的含水量由高变底”。软土一般指在静水或缓流水环境中以细颗粒为主的近代粘性沉积土,是一种呈现软塑或流塑状态的饱和或接近饱和的粘性土。软基加固处理的方法可归纳为“挖、填、换、夯、压、挤、拌”。当软土层不厚时适用挖;当软土层很厚且需大面积处理时用填;当软土层厚而仅对局部地基进行加固

2、处理时用换;强夯是用起重机械将大吨位的夯锤(一般不小于8t)起吊高度不小于6m自由下落。  处理方案一般有淤回填土方、石方或砂砾、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土工布、土工格栅等,但是施工时,往往是由于采取的软基处理方案的设计方案不合理或施工工艺不合理或施工时未认真按设计要求处理或处理不完善等原因,给路基的稳定造成了隐患,使成型的路基沉陷或滑移等,最终影响路面混凝土板。    1.2路基土石方填筑的问题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条文说明:《标准》(97)及相关规范规定的路基压实度标准,其中1.5m以下路堤的压实度标准为90%,明显

3、偏低。难以控制工后沉降以及路基路面整体质量。  往往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以下施工方面的原因,对路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直到影响路面混凝土板。第一,施工单位未严格按规范要求的每层填料的松铺厚度控制,有时填料的松铺厚度达60—80cm,这样路基填方的密实度很难达到规范要求的低限值;第二,路基填筑每层的填料未用平地机或其他平整机械进行整平或整平效果不好,使低洼的地方达不到密实度要求且大量的积水;第三,路基施工过程中没有按要求做成一定的路拱横坡度;路基施工临时排水系统未做或不通畅,从而使大量的积水渗入下层路基严重影响路基质量;  当路堤在斜坡上或填挖交界

4、处或原有路堤上或路堤处在垂直路中线测得的坡度大于1:5的坡度时应把远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m,用小型机具进行夯实,并向内侧倾斜2%,且台阶上不能有积水,然后再分层填筑压实。这样才能保证路堤的稳定和达到规定的密实度。    2.路面施工方面的原因    2.1路面基层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路面基层一般有下基层和上基层。下基层为级配砂砾级料,对于水泥混凝土面层下基层的首先要求是抗冲刷能力。不耐冲刷的基层表面,在渗入水和荷载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积泥,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导致行车的不舒适,并加速和加剧板的断裂。提高基层的刚度有利于改善接缝的传荷能

5、力。然而其作用只能是在基层未受冲刷的前提下才能得以保证。同时其效果不如在接缝内设置传力杆。上基层一般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碾压混凝土和贫混凝土。但是碾压混凝土和强度较高的贫混凝土基层会产生收缩裂缝,导致混凝土面层出现裂缝,因而对这两种基层规定了设置接缝的要求。  基层的宽度应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采用小型机具施工)或500mm(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或650mm(滑模式摊铺机施工)。路肩采用混凝土面层,其厚度与行车道面层相同时,基层宽度应与路基同宽。继配粒料基层的宽度也易与路基同宽。  路面开始施工前要求路槽应清理干净,标高应严格控制,

6、否则会影响基层的设计厚度(厚度增加提高成本,厚度减小影响路面基层的稳定);底基层细级料细长及扁平的颗粒不得超过20%,且不得含有粘土块、腐殖质等有害物质;级料必须有良好的级配,级配曲线应接近圆滑并居中。0.5mm以下的级料其塑性指数应小于4%,液限指数应小于25%;松铺好的级料在压实时,其含水量应比最佳含水量稍高。水泥稳定级料上基层在铺筑前应将底基层上面的所有浮土,杂质全部清除,并严格的整型和压实,将底基层上的车辙或松软的部分和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表面都重新翻松,清除或用同样材料进行整型,并压实到符合规范规定要求的密实度和规定的

7、线形、坡度、标高。水泥稳定的级配要求良好,有机质含量不大于2%、水泥质量要求稳定。 2.2水泥混凝土的接缝设计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等性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有面层断裂、变形接缝损坏、表面损坏和修补损坏五大类,共17种损坏类型。  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一般采用矩形。长4—6m长宽比不易超过1.30,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  其一,纵向接缝,无论是施工缝或缩缝,均在缝内设置拉杆,以保证接缝缝隙不张开。在路面宽度变化的路段内,不可使纵缝的横向位置随路面宽度一起变化。其等宽部

8、分必须保持与路面等宽路段相同的纵缝设置和形式,而把加宽部分作为向外接出的路面进行纵缝布置。此外,变宽段起点处的加宽板的宽度应由0增加到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