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言文教学的“纵贯线”

“读”——文言文教学的“纵贯线”

ID:24010616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读”——文言文教学的“纵贯线”_第1页
“读”——文言文教学的“纵贯线”_第2页
“读”——文言文教学的“纵贯线”_第3页
“读”——文言文教学的“纵贯线”_第4页
资源描述:

《“读”——文言文教学的“纵贯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文言文教学的“纵贯线”【】G633.33【】B【】1001-4128(2011)07-0202-01    1“读”——文言文教学的“纵贯线”  要谈文言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我觉得先应该问问学生的苦恼。只要问我们的学生“最怕学什么”,肯定是“最怕学古文”,最愁“背古文”。这怨不得学生。时空距离,师生距离,都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充满厌倦和畏惧,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会抱怨“老师,学文言文除了考试没什么用”。听了这样的“大实话”,岂不悲哉。  在我的文言文教学中,我一直在思索这些问题,卒或有一点心得:  “读”是“纵贯线”  问题少而精  课

2、堂给学生  目标要达成  下面就这几点说说我的看法和做法  1重点说说让“读”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一条“纵贯线”  首先,文言文教学中,我们都知道“读”的重要,但往往每次在课后反思时还是会感叹:读的不够。我想文言文的“读”不仅要体现在感知内容,疏通文意的环节,应该让它成为文言文教学的“纵贯线”,贯穿于整堂课,让学生始终浸润在琅琅的读书声中。  第二,我们老师关注多的是“读什么”,“什么时机读”,对“用什么方式读”,“让学生有目的有兴趣的读”关注的不够。课堂上往往是“看着热闹”“为读而读”。在宋老师《岳阳楼记》这堂课上,我们能看到虽然是理清结构、感悟主旨的

3、第二课时,她还是把“读”贯彻了下来,难能可贵。  我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学中,也特别注意“读”的设计,力求“每一读都有目标,每一读都有收获”,采用范读、跟读、自由朗读、互读、轮读、竞读、美读等多种方式,力求最大限度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读代替老师的讲。在讲《马说》一文时,我是这样设计贯穿整堂课的“读”的:范读(要求学生动笔,听准字音)——跟读(要求学生在不压过老师声音的前提下,读准字音)——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把握文章的句读)——朗读(幻灯逐段出示没有标点的原文,要求学生不看课本,读出文言的节奏)——互读、轮读(要求学生二人合作互读互译,二人解决不了的

4、问题可以随时问老师,二人轮读作翻译示范,一人读一人译)——竞读(根据文章内容的理解看看谁能先将重点段落熟读成诵)。这样下来,一堂课学生对这篇文章至少读了不下10遍,最后再来个背诵比赛,难度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就高了。有时在我讲韵律优美的骈文时,常常让学生美文“美读”:自由组合,小组合作,模仿小合唱的形式,人数不拘,孩子们自己分了角色和朗读的语句,有“领唱”“独唱”也有“合唱”,读的过程中学生自由发挥,兴趣盎然,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2其他几个注意:问题设计要少而精,课堂时间多留给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终极目标  老师喋喋不休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

5、是得不偿失的,还是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堂高效的课应该化繁为简:简明扼要的板书,梯度分明的提问,适当有效的延伸,整堂课有条不紊,有所学,有所得。文言文教学能做到“时移事移,精神不移;师导生随,乐此不疲”是最理想的状态。  课堂上问题设置要有价值,课堂上老师的话更要精炼。老师要修炼课堂语言,这是基本功,没有价值的问题不问,没有价值的评价不评,没有价值的话不说。老师的课堂语言干净有力,话不多,一句足矣,从课内到课外,从作文到做人,精当的课堂语言足见一位老师的功力。  10年青岛语文学业水平测试中,对课内文言文的考查有一道选择题,考的是文言的句式。这也引起

6、了我的思考:文言文教学中,积累实词意义,辨析虚词用法,总结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梳理文言句式,这些东西还是得教,不仅教,还得让学生会用。我想,文言文教学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解答考试中的几道解词译句,让学生能读、会读、乐读文言文,把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传承至今的华夏文明领会在心,传承下去,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当一个假期归来学生兴奋地告诉我他用一个假期读完了《史记》,当学生手捧一本《古文观止》让我帮她推荐几篇先睹为快的文章,当课后学生要跟我探讨他读了“永州八记”的所得和困惑,那真是我当教师最满足的时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