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治

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治

ID:24019481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治_第1页
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治_第2页
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治_第3页
资源描述:

《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治【关键词】偶发瘤  在临床上无内分泌症状和体征,而在其他原因检查时被偶然发现的肾上腺占位病变,称为肾上腺偶发瘤。此类肿瘤不产生大量激素,或是激素虽有增高,但临床症状不明显。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及体检的普及,其发现率越来越高,在我院,肾上腺偶发瘤的发生率从早期的16.7%发展到目前的28%[1],对其诊治过程,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就我院1990年-2004年收治的129例肾上腺偶发瘤患者的资料作临床分析,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1临床资料  本组129例,男性79例,女性50例,年龄14-81岁,平均44.7岁。其中40-60岁占55%(71/129),左侧43例

2、,右侧81例,双侧5例。本组中70%的患者(90/129)是因为其他疾病检查时被发现,其中81%(73/90)患者是因为消化道症状,腰痛、高血压或肾癌术后复查发现。而其余30%(39/129)均为健康体检时发现。首先被B超确诊的占66.7%(86/129),CT占29.3%(38/129),MRI占4%(5/129)。术前有高血压病史者占13.2%(17/129)。所有患者均做内分泌检查,结果血、尿皮质醇升高11例,血醛固酮升高21例,尿儿茶酚胺升高7例,血糖升高和糖耐量异常9例,1例皮质醇和睾酮同时升高。余80例内分泌检查均在正常范围。术前诊断:无功能肾上腺肿瘤75例,疑为嗜铬细胞

3、瘤29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3例,恶性肿瘤可能8例,髓样脂肪瘤4例。手术方式:经11肋间切口67例,10肋间切口19例,上腹正中切口13例,腹部L型或(T型)切口11例,腹腔镜6例,胸腹联合切口13例。术中出现血压波动26例,均为嗜铬细胞瘤患者。  2结果  病理结果显示:嗜铬细胞瘤31例,皮质腺瘤39例,髓样脂肪瘤14例,畸胎瘤1例,皮质癌9例,节细胞神经瘤10例,肾上腺平滑肌瘤1例,神经鞘瘤3例,肾上腺皮质黑腺瘤2例,转移瘤4例,囊肿2例,淋巴瘤3例。129例患者中125例肿瘤完整切除,肿瘤直径1.2-18.0cm,其中肿瘤直径<3cm20例,3-6cm64例,>6

4、cm41例。9例皮质癌中6例直径>6cm,3例为3-5cm。6例腹腔镜手术肿瘤直径3-5.7cm。4例转移癌中2例为肺癌转移,2例为胃癌转移。  3讨论  由于肾上腺偶发瘤发生于内分泌器官,其解剖和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对其出现病变时,功能改变及如何选择诊断和处理方法,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在既往报道肾上腺偶发瘤中有功能者占38.3%[1],本组33.3%(43/129)。故对肾上腺偶发瘤的诊断,首先要确立该瘤有无功能,这样可根据功能变化作适当的术前准备,以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在肾上腺偶发瘤中,最多见的为皮质腺瘤,其次为髓质肿瘤[13]。因此,对肿瘤的功能检查,应包括血、尿皮质醇,

5、血醛固酮,24h尿儿茶酚胺及血钾等。如果发现有异常,可作进一步的追踪检查,以便确定是何类肿瘤。但术前的化验检查与术后结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本组术前诊断嗜铬细胞瘤29例,而术后诊断31例;在术前诊断13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只有11例术后得到证实。特别指出,在偶发瘤中,很多功能性肿瘤是非典型的,即我们所说的亚临床型。例如皮质醇增多症,常见体型变化不明显;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除有高血压外,可无低血钾或低血钾不明显。尤其是静止型嗜铬细胞瘤,术前临床无明显阳性体征,也无阳性实验室发现,只有在手术中刺激肿瘤时才出现血压波动。本组26例术中有血压波动的嗜铬细胞瘤中术前阳性发现只有19例,有

6、23%(6/26)的患者术前化验及症状均无阳性发现。因此,我们建议,对疑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要作重复多次检查避免漏诊。必要时也可作131IMIBG和肾上腺核素扫描成像,对肾上腺皮、髓质肿瘤的鉴别具有一定价值[4]。其次确定肿瘤的良、恶性,因为这是决定手术与否的关键。在肾上腺偶发瘤中恶性的很少,一般报道为1.2%-11%[2],本组为8.5%(11/129),而且以皮质癌多见。但与常见皮质癌不同的是症状较轻、实验室检查阳性率不高。因此,比较有价值的是影像学检查,其主要表现为肿瘤巨大(直径>6cm),肿瘤密度不均、球体感消失或呈不规则状,部分肿瘤可出现瘤体内坏死。但是以大小确立良

7、、恶性,目前临床上意见不一。随访过程中肿瘤生长速度是一个可参考的指标,例如半年内肿瘤直径增大超过1cm,则要考虑恶变可能,改变治疗方案。有建议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ositronemissiontomograpy,PET)检查来区别良、恶性[3],这虽是一个准确性较高的检查方法,但只能在有条件时作为一个可选择的方法。偶发瘤中某些肿瘤术前很难确诊,实验室检查阳性的很少,目前可选择的方法是随访。有人提出用穿刺活检来确定[2,5],但阳性率较低,从恶性肿瘤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