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ID:24020774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说课稿_第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说课稿_第2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说课稿_第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千米的认识》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千米的认识》说课稿《数学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测量》的要求为: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以直观和动手操作为基本手段,注重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有关知识建立联系,……要避免繁杂的单位换算,而应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测量的实际意义和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说说“千米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一、说教材《千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中的一个内容,从教材编排看是在学习了米、厘米、毫米、分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之后,学生对长度单位就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

2、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看对较小的长度单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且已掌握了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二、说教学目标基于上面的分析,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1、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体验、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米与千米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在具体的情景中感受、体验直至认识千米,4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三、说教法学法本节课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主要考虑:1、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大量的生活中的照片让学生犹如在生活现场一样。感知1千米时,教师拍摄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景点,让学生来

3、估计从校门口出发到这些地方大约有多少路程。再通过观察来强化1千米的观念。最后,公路里程碑、指路标志、限速标志、摩托车速度表等照片的出示,让学生明白了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2、重视估测,力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估测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用“测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体现。新课标把它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在本节课中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估测。四、说教学过程在具体的教学中以“引入、感知——展开、体验——巩固、应用——总结、回顾”为主线展开的,分四个环节进行的。(一)  第一个环节:引入、感知从了解学生身高的对话中引入,使学生明白测量物体要用到长度单位,并通过简短的对话复习了米、分米、厘

4、米、毫米。之后教师提问:生活中你在那里见到过“千米”?(二)  第二个环节:展开、体验这个环节分三步来完成。4第一步:联系生活,感知1千米。这里组织了三次估测。课始第一次让学生估测:1千米有多长?在学生的经验中,知道1千米很长,但到底有多长,却没有这个概念。第二次估测是在学生具体了解“在跑道上走5圈就是1千米”之后,再来估测从学校门口出发到剧院等熟悉的地点约有多少距离,以及“你从学校门口出发向什么方向走1千米大概到了色怀念个么地方?”第三次估测: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也相隔1千米呢?在大量感知1千米之后,学生已逐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因此估计的地点也比较准确了。第二步:回归生活,了解千

5、米的应用。教师拍摄了公路里程碑、指路标志、限速标志、摩托车的速度表等照片,帮助学生了解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三步:千米、米的化聚。则放手让学生去自学。(三)  第三个环节:巩固、应用把四道练习设计成四颗智慧星的形式,有利于化枯燥为新奇,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好奇性和好胜性。进一步强化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四)第四个环节:总结、回顾。让学生自己来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最后一道实践题,则很好把知识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4《千米的认识》说课稿***20151230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