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七里海野生苇蘑科属研究

天津七里海野生苇蘑科属研究

ID:24024990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天津七里海野生苇蘑科属研究_第1页
天津七里海野生苇蘑科属研究_第2页
天津七里海野生苇蘑科属研究_第3页
天津七里海野生苇蘑科属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天津七里海野生苇蘑科属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天津七里海野生苇蘑科属研究摘要:对采集于天津市宁河县七里海地区芦苇地的野生蘑菇苇蘑进行了形态学和rDNAITS区段克隆测序及序列特征比较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采集的这种野生蘑菇为蜡伞科(Hygrophoropsidaceae)、拟蜡伞属(Hygrophoropsis)蘑菇。  关键词:苇蘑;蜡伞科;拟蜡伞属  :S646.9: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5.014  天津市宁河县七里海地区芦苇地产苇蘑。每当盛夏溽暑绵雨过后,芦林苇海中多年败叶腐草厚积,形成难得的底质、湿

2、度、温度和光照,苇蘑便蒸郁而生。人们采集后,或鲜食,或晒干食用,味道极其鲜美,远胜于其他蘑菇。在文献调研中,笔者发现国内外关于苇蘑的报道廖廖无几,而且天津七里海苇蘑与一些报道注明的种属形态不是很一致[1-2]。鉴于此,从其形态特征和DNA测序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鉴定。确定其为蜡伞科(Hygrophoropsidaceae)、拟蜡伞属(Hygrophoropsis)蘑菇。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2012年7月22日采集子实体于天津市宁河县七里海淮淀芦苇地。选取形态完整、新鲜、菌肉肥厚、七八成熟、未被昆虫啃食的子

3、实体,用铲连同基物一齐采下,详细记录子实体形态特征。挂上号牌,用吸水软纸折成漏斗状,菌柄向下包好,放入标本盒内,送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进行科属鉴定。实物标本保存在天津农学院菌物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  1.2方法  1.2.1形态特征描述按常规方法观察子实体的形态结构,并测量菌盖直径以及菌柄长度、直径等;菌褶徒手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孢子的形态、色泽和大小。  1.2.2基因组DNA提取取测试菌株,外部清洁后,掰开子实体,取里面未受污染的部分,液氮研磨处理后分装,-80℃超低温冰箱保存备用[3

4、-4]。取0.2g左右研磨好的样品,按摘要:对采集于天津市宁河县七里海地区芦苇地的野生蘑菇苇蘑进行了形态学和rDNAITS区段克隆测序及序列特征比较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采集的这种野生蘑菇为蜡伞科(Hygrophoropsidaceae)、拟蜡伞属(Hygrophoropsis)蘑菇。  关键词:苇蘑;蜡伞科;拟蜡伞属  :S646.9: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3.05.014  天津市宁河县七里海地区芦苇地产苇蘑。每当盛夏溽暑绵雨过后,芦林苇海中多年败叶腐草厚积,形成难

5、得的底质、湿度、温度和光照,苇蘑便蒸郁而生。人们采集后,或鲜食,或晒干食用,味道极其鲜美,远胜于其他蘑菇。在文献调研中,笔者发现国内外关于苇蘑的报道廖廖无几,而且天津七里海苇蘑与一些报道注明的种属形态不是很一致[1-2]。鉴于此,从其形态特征和DNA测序的角度对其进行了鉴定。确定其为蜡伞科(Hygrophoropsidaceae)、拟蜡伞属(Hygrophoropsis)蘑菇。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2012年7月22日采集子实体于天津市宁河县七里海淮淀芦苇地。选取形态完整、新鲜、菌肉肥厚、七八成熟、未被

6、昆虫啃食的子实体,用铲连同基物一齐采下,详细记录子实体形态特征。挂上号牌,用吸水软纸折成漏斗状,菌柄向下包好,放入标本盒内,送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进行科属鉴定。实物标本保存在天津农学院菌物标本室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馆。  1.2方法  1.2.1形态特征描述按常规方法观察子实体的形态结构,并测量菌盖直径以及菌柄长度、直径等;菌褶徒手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孢子的形态、色泽和大小。  1.2.2基因组DNA提取取测试菌株,外部清洁后,掰开子实体,取里面未受污染的部分,液氮研磨处理后分装,-80℃超低温冰箱

7、保存备用[3-4]。取0.2g左右研磨好的样品,按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557-10559.  [4]张靠稳,杨振华,刘建利,等.四种贺兰山紫蘑菇rDNAITS序列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1(12):88-91.  [5]黄龙花,杨小兵,张智,等.基于ITS序列分析鉴定灵芝属菌种[J].中国食用菌,2010,29(1):55-57.  [6]尹永刚,刘宇,许峰,等.一株Agaricus属野生菌的分离与鉴定[J].华北农学报,2012,27(3):126-129.  [7]李河

8、,周国英,刘君昂.红汁乳菇、丰血红乳菇及橙色乳菇的rDNAITS序列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07(11):88-91.  [8]王守现,刘宇,耿小丽,等.北京地区8个白金针菇主栽菌株的鉴别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9(1):219-222.  [9]何培新,刘伟,郭恒,等.REP-PCR技术在平菇栽培菌株鉴定中的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200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