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

ID:24025467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_第1页
“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_第2页
“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_第3页
“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_第4页
资源描述:

《“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语文教学,通俗一点,可以理解为把自己民族和国家通用的语言教给学生,使学生拥有掌握和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精神。可以说,语文教学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接受的教育。  从“语文”这两个字上看,语文教学可以分为“语”教和“文”教。“语”,顾名思义,就是指语言,学生对语言的学习运用是极为重要的,至少,他们通过语言的学习能够理解别人在说什么、书上的文章字句怎么读。这也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能力。“文”的教学相对复杂,从字面意义上分析,“文”包括了文章文字,还有文学思想和素养等等。而且从考试的题目上来看,更多的题目也是倾向于“文”方面的考查,这

2、也就造成了目前语文教学上的一些偏差,原本十分和谐的“语文”被硬生生的拆成了“予文”,把“语”教踢向了一边。  何为“予文”呢?“予”单个理解的话可以理解为“给予”,“文”当然是上面所提到的“文”,不过,当这两个字合并到一起的时候,“予”再理解为“给予”就貌似不大恰当了,个人认为理解成“塞”比较贴切。为什么说是“塞”呢?首先,千篇一律的课文、诗词和一成不变的文章体裁让学生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试问,哪个学生会没事苦苦研究比自己年龄还大几倍的文章?里面的某些思想已经不是“代沟”这个词就能解释得了的。时代的差异造成的文化差异不但让学生对课文课本产生排斥感,还降低了教师教学的激情和质量,以至于

3、有些时候老师不爱教,学生懒得学,使语文教学陷入泥潭。尽管有些好学的学生强行要求自己去学习和理解,可是又能真正理解多少呢!再看看初中课本中那些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更是让学生叫苦不迭,饶舌的文章难背不说,还不好理解和翻译,焦头烂额的忙了半天,到头来效果一般,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那么,成绩不好也就不是不正常的了。于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老师开始把课本的内容强制教给学生,不管学生理解不理解,爱学不爱学,只要他们记住这么答能得分就行了。这就是所谓的“塞”式教育。“语文”也由此被“予文”替代。  “予文”教学的出现不是没有原因的,究其根本还是在于考试,目前的试卷中“文”题占了绝大多

4、数,除去几道少有的字音、字形和语言运用题目,剩下的就是文章理解和作文了,一篇文章用8个字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此这般,除了浪费时间、折磨学生,又有多少实质意义!如此的题目造成了“语”和“文”的严重失衡,在学生和老师的心里形成了一种变味的思想:只要“文”学好了,分数就高。这也就促使这种有些“畸形”的语文教育愈演愈烈。学生越来越像一个机器人,每天无奈地接受灌输,机械地模仿着。没有积极性的学习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我们都知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实践的创造者,他们不能机械地模仿,不能像电脑一样被输入大量的资料,他们要做的,是积极主动地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应。这就决定

5、了学生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自身需求的不断探索的过程,学生不是商品和工艺品,不能死板被动地接受加工,那样的话只能制造出“书呆子”这一种产品,学生需要的是培养自主创新能力,而学习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老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是单纯的授之以鱼,学生需要的是方法的掌握而不是坐吃山空。语文教学,就是提高学生的书写和阅读理解的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而要学生获得这种能力,就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探索和研究,反复实践探究所得的才是真理。老师要做的不是强行给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只要在恰当的时候推学生一把,给他们一个动力,在关键的时候拉学生一把,就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信心,促使他们

6、对未知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学生前进的根本动力。在知识的海洋中,老师起的只能是灯塔和航标的作用,只有让学生自己游,他们才能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一直处于安全和保护中的船员是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水手的。同理,想要学生以后具有自我探究的能力,真正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就只能放手让他们去摸索,而不是牵着他们的鼻子给他们带路。否则,久而久之,学生们就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极有可能变成“书呆子”。孔圣人曰:“学而不思则罔。”不会思考的学生,可就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了。  目前,大多数的学校依然在用一种“保姆式”的语文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十分明显,就是“不放手、

7、一把抓”。大到诗词文章,小到字句标点,全部都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满堂灌、一言堂”的场面随处可见,老师的讲课成了名副其实的“单口相声”,学生机械被动地记忆,严重违反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难以提高成绩不说,还浪费了学生的时间。课堂应该是全体师生的舞台,而不是老师作为“一把手”的说教,语文教育,要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单纯的“予”是没有效果的,要“予”“文”结合,让学生们说出口,将“随想随说”死板的课堂变成“自由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