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9070-1999 空调用风机 平衡精度

JB-T9070-1999 空调用风机 平衡精度

ID:24039238

大小:174.0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12

JB-T9070-1999 空调用风机 平衡精度_第1页
JB-T9070-1999 空调用风机 平衡精度_第2页
JB-T9070-1999 空调用风机 平衡精度_第3页
JB-T9070-1999 空调用风机 平衡精度_第4页
JB-T9070-1999 空调用风机 平衡精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JB-T9070-1999 空调用风机 平衡精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23.120J73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9070一1999空调用风机平衡精度Fanbalanceaccuracyforairconditioning1999-07-12发布2000-01-01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JB/T9070-1999前言本标准是对ZBJ72048-90《空调用通风机平衡精度》进行的修订。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ZBJ72048-900本标准由全国冷冻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余姚捷丰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京斐、吴美君。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IT9070-1999

2、空调用风机平衡精度代替ZB172048-90Fanbalanceaccuracyforairconditioning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空调用风机(以下简称风机)的平衡精度及表示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空调用风机。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4201-1984通用卧式平衡机校验法3风机转子的型式风机叶轮转子的型式如图卜图9所示。图3-图6所示的传动3v式包括轴流风机3.1图1为采用外转子电动机的多翼型离心

3、式叶轮。叶轮固定在电动机的外转子上叶轮外转子电动机图t3.2图2为两个轴承装在叶轮左、右对称位置上的双进风(或单进风)叶轮。传动带轮装在一端轴承的外侧。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7-12批准2000-01-01实施lJB/T9070-19993.3图3为叶轮直接安装在电动机轴头上。图33.4图4为两只叶轮分别安装在电动机左、右轴头的对称位置上。叶轮电动机叶轮图43.5图5为叶轮装在传动组的一端,另一端装带轮口叶轮带轮图5JB/T9070-19993.6图6为叶轮装在传动组的一端,另一端与联轴器相联。叶轮轴承联轴器图63.7图7为两个以上的叶轮安装在一

4、根公共轴上,轴的一端靠轴承支承,另一端靠电动机支承。叶轮图73.8图8为两个以上的叶轮安装在一根公共轴上,轴靠两端轴承支承,传动带轮安装在一端轴承的外侧。叶轮图8JB/T9070-19993.,图9为贯流式风机叶轮的一端靠轴承支承,另一端由传动电动机支承。电动机叶轮轴承图94平衡方法4.1静平衡4.1.1叶轮或转子采用静平衡的条件:a)风机叶轮的宽度与直径之比小于。.1时;b)采用静平衡即能满足平衡精度要求时;。)当转子只能进行静平衡(即单平面平衡)校正时。4.1.2静平衡时,校正平面上的重心偏移量的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e_(mr)s(I)M式中

5、:es一一平衡校正平面S上的重心偏移量,[Lm或9·mm/kg;(mr)sS平面内的不平衡量m和。离旋转中心距离,的乘积,9·mm;M-一一转子的重量,kg.4.1.3平衡精度的表示方法如式(2)所示:G=.eco....··············,········⋯⋯(2)1000式中G一一一平衡精度,mm/s;一校正平面上的重心偏移量,gm;.转子的最高工作角速度,rad/s;267m0一转子的最高工作转速,r/mino4.2动平衡4.2.1叶轮或转子采用动平衡的条件:a)不能满足4.1.1的规定条件时;b)对机组运行中的振动和噪声有较高要求时

6、或对叶轮转子的平衡精度有专门规定时。4.2.2动平衡时,两个校正平面上的重心偏移量的计算公式如式(3)、式(4)所示,并参见图10:(mr)(3)一F-鱼MJB/T9070-1999一(mr)e‘=花下下--乙M图10当转子的重心位于两轴承跨中点左、右各为L16的范围内,且两校正平面与重心基本等距时,式(3)和式(4)中取L,IL=L,IL=112,则两个校正平面上的不平衡量m(9)计算公式如式(5)所示:e材斑二—......⋯⋯,,....····⋯⋯(5)2r4.2.3平衡精度的表示方式和4.1.3相同。4.3不同转子型式的平衡要求4.3.1对

7、于图1所示的转子型式,转子重心位于两轴承跨距的中心位置上,转子的重量为电动机的外转子重量加叶轮重量。左、右校正平面设在外转子电动机的左、右端面上,两侧的重量分配按1/2转子重量来进行计算,叶轮与外转子电动机装配完工后进行整体动平衡,以电动机轴为对称支点,平衡配重设在电动机两端面的燕尾槽内。4.3.2对于图2、图5和图8所示的转子型式,当带轮单独进行平衡时,叶轮和轴安装完后按4.3.1的要求进行动平衡,其转子的重量为各叶轮重量加轴的重量。为了消除带轮安装后对平衡精度带来的影响,可适当提高其平衡精度的要求。当叶轮和带轮进行整体动平衡时,则左、右侧的重量分

8、配应按4.2.2所规定的公式进行计算,转子的重量为各叶轮重量加轴的重量和带轮重量。4.3.3对于图3和图4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