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概念设计之电脑机箱设计

产品概念设计之电脑机箱设计

ID:2405216

大小:1.23 MB

页数:29页

时间:2017-11-15

产品概念设计之电脑机箱设计_第1页
产品概念设计之电脑机箱设计_第2页
产品概念设计之电脑机箱设计_第3页
产品概念设计之电脑机箱设计_第4页
产品概念设计之电脑机箱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品概念设计之电脑机箱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产品概念设计之电脑机箱设计调研大纲第一部分市场调研1.发展历史分析2.市场环境分析(消费群体、主要品牌及产品特色、影响销售因素)3.功能分析(分析现有产品的功能及缺陷)4.市场需求(对未来机箱的可能态势进行预测)5.技术分析(看市场需求能否有技术支撑)6.使用环境分析7.材料选择8.加工工艺9.色彩分析10.问卷调查(针对所设定的产品功能进行调查,观察目标人群的反映)11.设计定位(结合问卷调查的结果得出新产品的设计定位)(一)机箱发展史综观个人电脑发展历史,机箱在整个硬件发展过程中一直在硬件舞台的背后默默无闻的静静成长,虽然其

2、发展速度与其它主要硬件相比要慢很多,但它也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而每一次的变革都是为了适应英特尔新的体系架构,为了适应日新月异发展着的主要硬件,如CPU、主板、显卡之类。机箱的发展从最早的AT架构机箱到ATX架构机箱,再到英特尔后来推出却又推广乏力的BTX架构机箱,到如今非常盛行的38度机箱,内部布局更加合理,散热效果更理想,再加上更多人性化的设计,无疑给个人电脑带来一个更好的“家”。机箱外观的变化外观作为机箱产品的“面子”工程,一直以来也是消费者比较关注的因素,经过了多年的革新,如今的机箱在外观方面已经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告别了以

3、往的单一外型之后,现在我们可以在市场上看到越来越多的个性产品的出现,例如国内机箱电源大厂航嘉就为消费者推出了多款个性化的产品,哈雷系列、奥运系列以及今年上市的百盛新品机箱,都能在外观上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另外,国内的机箱厂商们为了能够设计更多的个性产品出来,不惜代价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航嘉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三年来,航嘉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机箱创意设计大赛,从而吸引更多的设计者参与到其中,虽然最终的产品并不会在市场上出现,但是他给我们带来的创意,为未来中国机箱行业工业设计带来的意义是深远的。不仅如此,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机箱不仅在

4、外观上有所突破,而且在功能的应用方面也是特别的关注。近年来,各种实用的功能纷纷亮相在电脑机箱上,如可发送接收红外线的创导机箱、带触摸屏的数字机箱、集成负离子发生器的绿色机箱等,极大的扩展了机箱的功能,更加的人性化设计增加了使用的舒适性。机箱板材的变化相信在90年代就开始玩电脑的朋友一定会记得很清楚,当时我们还在使用486的时候,电脑机箱可谓非常坚固,那个时期的机箱钢板基本上达到2mm,而现在我们在市场上能够购买到的普通机箱板材厚度只有0.8mm,有些低端的甚至会更加薄。对厂家来说,生存和发展永远是最重要的,因此现在的机箱在制作工

5、艺上更加出色,我们可以看到目前更多的是采用了一些加强工艺的手段来使得机箱在钢板变薄的情况下依然坚固,例如折边处理、底板冲出凹坑等等。另外,目前的机箱内部板材一般使用的是镀锌电解板和热解板,绝大多数机箱都采用的电解板,从外观上看,这种钢板的颜色是灰白色。电解板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但成本相对也高些。热解板看起来非常光亮,视觉效果很好,但传统工艺制造的热解板有一个缺点,时间长后可能会出现锈蚀,虽然成本要低于电解板,但采用的厂家仍然很少。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机箱厂家采用了新的生产工艺,已经解决了热解板锈蚀的问题,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市

6、面上使用热解板的机箱越来越多了。机箱内部结构的改革回想起数年前,由于那时候品牌机价格太贵,玩DIY就是为了便宜。以前的机箱内部的钢板并没有像现在采用了折边处理,所以在DIY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划伤手指,想必不少老玩家都有这样的亲身体验吧。如今的机箱在安装的的过程当中已经很少会有割破手指的情况发生了,因为现在的机箱都是采用了折边设计,在增加了机箱强度的同时也很好的保护了玩家的健康。另外如今的机箱还提倡了免工具免螺丝这样的理念,厂商们采用了卡扣式的设计,各配件只需放上之后按下卡扣即可,像以往拿着螺丝刀到处找螺丝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

7、了。而免工具免螺丝的设计不仅能够保护使用者并且提高DIY的效率,也大大的增加了DIY的乐趣。机箱的内部扩展方面,比起几年前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体化扩展位的设计不仅可以增加扩展位的数量而且还能够加强机箱的强度。另外有不少机箱还采用了抽拉式硬盘安装位的设计,使得安装起来更加便捷。38度机箱的演变38度机箱是个机箱术语,大多数的专家都以机箱内部温度来划分机箱。当机箱扣好盖之后,用处理器上方的温度来表示其散热能力,散热片上方的温度有多少度就叫多少度机箱。Intel为了确保自己的处理器能在一个“安全”的环境内工作,便推出了一个近乎苛刻

8、的机箱散热标准测试CAG(ChasisAirGuide),即机箱散热风流设计规范,此规范旨在检验机箱内各部件的冷却散热解决方案。2002年,Intel推出了CAG1.0标准,即在25℃室温下,规定机箱内处理器表面温度不能超过42℃。到了2003年,Intel又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