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脱节的困境.doc

走出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脱节的困境.doc

ID:24055719

大小:62.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走出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脱节的困境.doc_第1页
走出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脱节的困境.doc_第2页
走出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脱节的困境.doc_第3页
走出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脱节的困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走出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脱节的困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走出作文素材积累与运用脱节的困境部分学生在考场作文时常常觉得无话可说,平时积累的素材想不起来,更别谈灵活运用了。有一些办法可以解决这些学生素材积累与运用脱节的问题,下面略谈拙见。一、熟读素材议论文讲究摆事实讲道理,故而学生积累的素材多为事例和名言警句。要想在作文时能信手拈来,对材料就要相当熟悉。无意屮翻到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几点水纹,几抹残云。一扁舟,一钓叟,除此之外,漫卷皆空虚。国学大师陈寅恪不正是这样的人吗?面对一个妓女,她不似别人一样心怀芥蒂,以别样目光看她。而是在目盲的情况下口述百万字巨著

2、《柳如是别传》。这是个性与创新,也是对人性的敬重。同样,韩干,那个宫廷画师,亲自入马厩,与马儿共同生活,不听从老师的劝诫,才成就了《照夜白》。韩干的马,大多腰体肥圆,怒目圆睁,没有以往画师的瘦马,病不啦叽的。(2016江苏高考样作《我言秋円胜春朝》)这篇考场作文,材料援引丰富,从马远、夏圭、韩干到陈寅恪、鲁迅等,古今史料,尽显风流。这跟作者对材料的熟练掌握密不可分。“我不是为了自己,是想让孩子开心……”一篇名为《最心酸儿童节礼物》的文章在朋友圈引爆。梅村民警接到超市举报一位母亲为重病入院的女儿偷了一

3、只鸡腿和一本《三字经》。201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鸡腿的分量》是一篇针砭时弊的议论文,从一则新闻说起。文章涉及的新闻标题、地点和主要事件都很准确。这样的材料援引比模糊的概述更有力。事例类材料不管是往事还是时事、材料的关键信息,要能准确记忆考试时才能重现。名言警句类更是要讲求精准,不能张冠李戴。即使是间接引用,转述时表达也要尽量接近原句的表述。所以事例材料要熟读,名言警句类甚至要背出。精准恰当地在作文屮再现各种名言警句,肯定能为文章增色。曰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句话很令人回味:“不要在喧嚣处歌吟,否则,你

4、的歌声也将成为那喧嚣的一部分”(《亮剑无声处》)“在人头攒动,火树银花处不必找我。”木心先生如是说。(《于无声处响惊雷》)这两篇样作都是引用名家之语作为由头,亮明态度。扣住了作文材料中“无话则长,有话则短”起笔。积累的句子并不是耳熟能详的,但是用在此处乂特别合适,所以开篇就占了优势。不管是事例还是名言,都需要学生熟记并准确回忆。所以平时要利用早读课和阅读时间多去诵读,经常翻翻摘抄本。二、研析素材研读精思过的材料印象会更为深刻,被想起来运用的几率才更高,故而要对积累的素材进行思考研析。首先,同一素材要

5、多角度分析。?T谕?一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2016年高考江苏省很多考生都想到用《岳阳楼记》中“前人之述备矣”来扣“有话则短”,用有异于別人的览物之情来扣“无话则短”。这篇文言文还可以有不同角度的解读。比如:从阴晴相异,引出两类人对阴晴的感受角度可以写忧与喜,消极与积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以谈忧与乐,吃苦与享受;另外结合作者里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来谈人如何面对逆境;作者写此文时并未登临岳阳楼,可以谈想象力的重要性,谈文以境界高为贵等。由上而一些观点可以推见,要做到

6、一材多用,可以仔细研读素材,做到由表及里去挖掘,获取材料给人的启迪,上面从文本出发的关于句段的思考就属于这类。也可以由此及彼,去思考与素材相关的信息给人的启发,上文从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生发的联想就属于这类。其次,不同素材要学会分类整理。有了之前的广泛积累和多角度分析,这一步相对就容易些,把可以用來印证同一观点的材料整理在一起。如果人物素材较多,可以按人物从事职业分类。平时的素材积累本如选用活页本,完成这项工作就比较方便。三、勾连练笔所谓勾连就是把想到的材料与话题加以联系,看看能不能寻找到一个合适的连

7、接点。如果可以的话,就用一两句话在二者间架起一座桥,使材料与话题的某个方面勾连起来。2016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仔细审题,确定角度后,从课内到课外去搜索材料来与观点勾连。木着慧心、慧眼,再作深度的掘进。现以苏教版课本内的文章为例,如苏洵《六国论》。六国被秦国灭亡的教训是许多文史家关注的话题。仅“三苏”就每人写了一篇《六国论》。苏洵的《六国论》则与两个儿子和别的文史家不同,他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借题发挥。苏洵的写作目的不同于别人总结六国灭亡的教训,而在于警告宋朝统治者勿蹈六国灭亡的覆辙。借古喻今,以谈论历

8、史供当今统治者借鉴。这就是苏洵的高明与独到之处。按这种思路,我们可以从课内联想到课外,从文学领域延伸到其他领域,总能找到贴切有力的素材。总之,要解决素材积累与运用脱节的问题,学生要善于积累材料,尤其要善于积累新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全方位的挖掘和剖析。勤积累,勤思考,材料的运用方可游刃有余。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四甲中学(22614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