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下,建构式主题活动教案:动感天地(四)

大班下,建构式主题活动教案:动感天地(四)

ID:2406017

大小:24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1-16

大班下,建构式主题活动教案:动感天地(四)_第1页
大班下,建构式主题活动教案:动感天地(四)_第2页
大班下,建构式主题活动教案:动感天地(四)_第3页
大班下,建构式主题活动教案:动感天地(四)_第4页
大班下,建构式主题活动教案:动感天地(四)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班下,建构式主题活动教案:动感天地(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构式主题活动教案主题名称:动感天地活动内容滚滚和蹦蹦时间4月19日重点通过故事生动形象的发现滚和蹦的运动方向不同。教学目标1.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感知运动的关键要素:状态、方向、作用力。2.对运动的现象产生探究愿望。难点发现滚和蹦的运动方向不同,对运动现象产生探究愿望。材料准备利用小球、废旧的丝袜等物品自制故事形象,滚滚和蹦蹦挂图第11号,幼儿活动材料第1——4页,故事磁带。引导策略有效提问效果分析一、谁是滚滚?谁是蹦蹦?出示自制故事形象。有两颗豆子,三个叫滚滚,三个叫蹦蹦。教师小结:我们一起来听听滚滚和蹦蹦的故事。二、怎么滚?怎么蹦?幼儿倾听故事

2、第三节至第三节。引导幼儿以象声词与肢体动作相结合的方式来描述。教师小结:接下来,他们俩怎么样,让我们来听听故事吧。三、往那里滚?往那里蹦?结合挂图,倾听故事前半。教师小结:原来蹦蹦想滚到海边,蹦到月亮上去。四、怎样才能滚?怎样才能蹦?结合挂图,倾听故事后半。教师小结:要有风,滚滚才能滚,自行车碾了一下,蹦蹦才能蹦起来,没有自行车碾,蹦蹦也动不了。一、谁是滚滚?谁是蹦蹦?1.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叫这个名字?2.为什么滚滚喜欢滚来滚去,蹦蹦喜欢一蹦一蹦?3.我们一起来听听滚滚和蹦蹦的故事,好吗?二、怎么滚?怎么蹦?1.滚滚是怎么滚?蹦蹦又是怎么蹦?2.你觉得

3、滚起来有趣,还是蹦起来有趣?三、往那里滚?往那里蹦?1.接下来,他们俩怎么样了?2.滚滚会说哪三种有趣?蹦蹦呢?3.滚滚想要滚到那里去?蹦蹦想要蹦到什么地方?四、怎样才能滚?怎样才能蹦?孩子们对故事《滚滚和蹦蹦》很感兴趣,进而理解了什么是滚,什么是蹦。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力,想了很多好办法让滚滚滚起来,让蹦蹦蹦起来。活动延伸你有其他好办法让滚滚滚起来,让蹦蹦蹦起来吗?主题名称:动感天地活动内容抛抛接接时间4月20日重点感知不同质量物体的下落速度、重量。教学目标1.感知不同质量物体的下落速度、重量以及下落距离与时间的关系。2.锻炼手眼协调能力。难点在抛接

4、球过程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材料准备各种各样的球:纸球、绒球、塑料球等。接球用的“网”大报纸。引导策略有效提问效果分析一、你抛我接幼儿两两结伴玩抛接球游戏。用各种球进行抛接,感知不同质量的物体会有不同的下落速度。幼儿继续抛接,可以变换两人之间的距离。教师小结:原来不同质量的物体会有不同的下落速度。二、抛球入网幼儿三人一组,一人抛球,两人共同撑开一张大报纸,做持网状。抛接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体验。教师小结:抛球者向上、向前抛球,使球准确落入网中。持网者要尽力撑开,使报纸绷平,并协调配合。三、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幼儿说说活动中的观察、体验结果。教师小结:重

5、的球落得快,落在网上的力量大。而轻的球落得慢,落在网上的力量小。一、你抛我接二、抛球入网1.那种力量大?2.那种力量小?3.同一个球,抛高抛低的情形下,落人网中的力量有什么区别?三、为什么会这样?孩子们对抛球和接球很熟悉,但今天让孩子用各种不同的球进行抛接,感知到了不同质量的物体会有不同的下落速度。最后的抛球入网孩子们也很感兴趣,通过活动,孩子们知道了重的球落得快,落在网上的力量大。而轻的球落得慢,落在网上的力量小。活动延伸抛接活动可以在日常活动中继续进行。主题名称:动感天地活动内容谁轻谁重时间4月21日重点对重力现象产生探索兴趣,感受力的大小与物体

6、运动的关系。教学目标1.在操作中比较2—3样物体的轻重。2.感受物体的轻重关系。难点感受物体的大小与运动的关系。材料准备自制天平材料人手一份,将硬纸板分成十等份,上面打孔。回行针,大小不同、颜色的塑料图形片若干,笔,记录纸。引导策略有效提问效果分析一、自制天平幼儿观察硬纸板条,数一数纸条上的格数,念一念纸条上的数字。用回行针制成天平。教师小结:天平可以来称物体的重量。二、谁轻谁重引导幼儿观察左右两边图片轻重,请幼儿用自制天平称以称,并记录。教师小结:我们发现了大小一样的东西不一定一样重。三、我们来检验在天平上验证自己的实验正确否,并引导幼儿思考教师小

7、结:要使轻的一端变重或重的一端变轻,我们可以增加物体或减少物体,这样天平才会平稳。一、自制天平二、谁轻谁重1.说说是左边的图形重,还是右边的图形重?2.你会记录吗?应该怎样记录?三、我们来检验1.要使轻的一端变重或重的一端变轻,有什么办法?全班孩子对自制天平很感兴趣,有了这一步的基础,在后面的操作活动中孩子们都很认真,他们不断地称物体的重量,并发现了大小一样的东西不一定一样重。活动延伸完成《操作册》第6册31——32页的活动。主题名称:动感天地活动内容快乐拉一拉时间4月22日重点在相互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拉力的作用。教学目标1.感知“力”的作用。2.感受

8、动作灵敏性和平衡能力。难点体验当用力拉对方时,对方也会有反作用力中自己身上。材料准备长毛绒玩具、牛皮筋(不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