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与现代的纬度

民间与现代的纬度

ID:24064620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民间与现代的纬度_第1页
民间与现代的纬度_第2页
民间与现代的纬度_第3页
资源描述:

《民间与现代的纬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民间与现代的纬度  内容摘要:“婴戏图”是陶瓷装饰中常见的传统题材,文章对宋代耀州窑婴戏纹流行的原因及该纹饰所体现的民间美术特性、设计思维诸方面进行了全新的现代审视。  关键词:婴戏纹陶瓷文化民间美术    婴戏纹也称“婴戏图”,作为以儿童嬉戏为纹饰的题材,多用在瓶、罐、盘、碗等陶瓷器物上装饰。虽然其起源时间暂时无法界定,但作为一种独特的幼童戏耍装饰图案,收藏界普遍认为婴戏图案作为瓷绘装饰工艺最早出现的,是唐代长沙窑瓷器的釉下褐绿彩婴戏莲纹。入宋以后,陕西耀州窑、河北定窑、磁州窑、山西介休窑、江西景德镇窑、广西容县窑等南北瓷窑均有婴戏纹作品。但宋代耀州窑婴戏纹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一

2、、独特的陶瓷文化    婴戏纹的流行,婴戏纹饰题材中莲纹葡萄纹的装饰,牡丹竹梅纹样的普遍,包含宗教、哲学、艺术以及民间民族的文化的多种意味。其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代表着民族文化群体的宇宙观、美学观、感情气质、心理素质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与磁州窑深受“不拘常法”的文人画和“专尚法度”的“画院派”影响,绘画性地反映中国古代民俗民风的生活化世俗化封建意识不同,耀州婴戏纹更多出自对佛道思想的认知。在风俗的范畴内掺入民间习俗因素,其纹饰构图及装饰风格是多元手法的集合,耀州婴戏纹既有中国远古时代的图案作法,有“太极图”“同形图”“彩陶纺轮图”的运用痕迹,也受石窟佛教装饰艺术、铜镜、丝织品、金银

3、器等装饰纹样的影响,并有对书法、绘画等相关艺术的借鉴。将中国画的“岁寒三友”——松、竹、梅的传统题材应用到瓷器装饰图案中,与婴孩形象结合为一起,赋于了这类题材新的内涵。    二、民间美术特点及对相关艺术的影响    耀州窑陶瓷艺术体现出民窑艺术的特色。陶瓷器上的婴戏纹饰很多方面也显现出民间美术的特性。下文试从其完整性、平面性、程式性、意象性,以线造型等方面来论述。  1.完整性。构图饱满是装饰性绘画的共同需要,反映了民族的心理倾向、思维方式、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实用性陶瓷器的装饰性纹样,宋耀州瓷婴戏图纹的构图很好地体现了民间美术追求完整、圆满的审美意识。婴孩描写多采用正面,对于莲、

4、葡萄等辅助纹饰的位置经营看似洒脱随意,实则考究,尽量不让其遮挡婴孩的脸部,即使是侧面人物的眼睛也是尽可能让人看得清清楚楚。  2.平面性。耀州婴戏纹构图不讲究纵深空间,在二维空间中追求平面效果,以形象的组合,线条的节奏造成装饰美感。以婴孩作为画面主体,配以辅助纹样,宾主关系明确,整个画面舒展自然,围绕在主体四周或呈放射状,生动有序。  3.程式性。耀州婴戏纹的题材也体现出程式性的特点。描述主题不外是婴戏葡萄、婴戏梅、婴戏竹、牡丹等,自然物象的描绘和婴孩形象刻画极尽真实,形态各异。但其表达共性大于个性,它是一个长期积淀的传统意向符号化的表现,源于对幸福常青吉祥和富裕的追求和向往。  4.意

5、象性。意象性纹样内含寓意的丰富性是耀瓷装饰纹样又一重要特点。不遵循写实的造型观念,基于朴素的生活观念,用意向手法构成的形式,正是人们精神生活的积淀。婴戏纹饰是表意符号的象征和观念艺术,利用意向手法,采用严格的传统风格和娴熟的技巧,注入创造力,含蓄又抽象,具有丰富的阴阳、吉庆、生命等艺术内涵。  此外,耀州婴戏纹饰的以线造型,以线为骨,用线条的粗细和疏密表现不同对象的手法对陕北剪纸的古朴风格、凝练粗犷浑厚的刀法表现、线条的流畅似乎也不无影响。婴戏纹饰中辅助纹饰在不破坏婴孩为主体的大形的前提下作诸多的变化,将平衡、参差、疏密以及不规则的线条与线条之间自由组合,构成美妙的动律和节奏感,增添了情

6、趣,丰富了形象的感染力。    三、隐含的设计理念    陶瓷器上的婴戏纹饰不同于纯粹的美术作品,因其装饰位置和在陶瓷艺术中的功能性等因素,纹饰本身具有美术和工艺美术品的双重特性,处处隐含着工匠制作之初的设计理念,其中某些理念在今天也可以为我们所用。  1.装饰结合器型的欣赏性  按照设计学理论,产品的装饰设计,既起着美化造型、增强造型艺术感染力的作用,同时又有着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兼容。婴戏纹纹饰围绕实用目的和要求来决定装饰题材、装饰形式和装饰部位,达到器型与装饰风格的协调。  2.布局规整对称  耀瓷婴戏纹纹饰画面,多以对称布局。婴孩形象大多安排在器型与人们的视线接

7、触面积大的肩、腹或盘、碗的中心,内容丰富,结构完整,且体现出一定的主题。如青瓷盏二婴戏枝,主体纹两个婴孩似相对立而又相互关联,是典型的中国式的装饰。  3.纹饰简练,主次突出  耀瓷婴戏纹饰设计继承了我国传统的程式化风格,不追求形象本身的体积感和构图的深度感,注重形象描绘是器物的立体面上的二维空间。通过平面化的剪影式表现,从整体上抓住事物的外形特征,形象之间互不掩盖、重叠,突出了图案的、节奏的、有序的美学要求。  作为陶瓷器的装饰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