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妆饰文化的翻译策略

古诗词中妆饰文化的翻译策略

ID:24066808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古诗词中妆饰文化的翻译策略_第1页
古诗词中妆饰文化的翻译策略_第2页
古诗词中妆饰文化的翻译策略_第3页
古诗词中妆饰文化的翻译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中妆饰文化的翻译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古诗词中妆饰文化的翻译策略:中国古诗词中折射出各种中国传统文化,其中不乏颇具中国特色的妆饰文化。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交流,更是一种文化的交流。中国古诗词中妆饰文化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在翻译中应遵循不同的原则和灵活的翻译策略。众所周知,在全球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译者不仅肩负传达信息的作用,同时还要进行文化传播。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到文化差异,尤其在面对异质文化时,更需要换位思考,了解原作品中这种异质文化的内涵及作用,制定有效、合理的翻译策略。译者应当通过必要

2、的变通手段,克服和消除任何妨碍交际的障碍,取得主客交融的良好效果。本文以古诗词中妆饰文化为例,阐述在其翻译中所需采取的各种策略,以使我国古诗词中的文化在异域留香,经久不衰。一、中国古典诗词中妆饰的民族文化特征中国古诗词中折射出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如山文化、水文化、茶文化、婚姻文化等。可以说,古诗词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面多棱镜。妆饰文化就是众多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无数文人墨客以妆饰文化为题,寄托情志,抒发情思,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不朽名篇。妆饰不仅包括头式、发饰,也包括面饰、配饰等,花样繁多,风格独特,是中国源远流长

3、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长廊的瑰宝。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妇女的发型与发饰都异常丰富而精美,成为中国文化中特殊而绚烂的一笔。在古诗词中描写发型、发式的还真不少,有的借以抒发情感,有的则借用以作类比。如周邦彦的“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辛弃疾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欧阳修的“凤髻金泥带,龙纹掌玉梳”等。这些诗词都包含着丰富的发式形象。对头式描写的诗句则有聂冠卿的“画堂回,玉簪琼佩,高会尽客词”;张祜的“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等。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头

4、饰的别致新颖,颇具民族文化特征,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却没有与此相匹配的文化。所谓“面饰”,即今人常说的“美容”,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画眉毛、涂口红、抹胭脂、敷香粉等。众所周知,唐代是一个崇尚富丽的朝代,浓妆艳抹是这个时代妆饰文化的主流。对面饰进行描绘的诗句也是俯拾即是。如李商隐诗云:“八岁偷云镜,长眉已能画”;杜甫作诗云:“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等。这些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的绚丽篇章,都充分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妆饰文化,也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分。但是我国在古代使用的步摇、额眉、云髻等等,属于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

5、ded),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译者就要独辟蹊径,采用各种变通手法,只有这样才能让译语读者一睹异国风姿。(一)以形象事物作依托道家语言观是中国诗性言说方式的基础,重形象思维,这就造就了中国汉字以形表意的特点。而西方在传统哲学“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的影响下,重理性和逻辑,属于表音文字。两种不同的哲学观点表现在文字上也截然不同。在我国古诗词中,很多词语都是象形词,这就造成了在西方中不可能会有相对应的词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根据中文造词特点,在对其进行阐释之后,通过以形象事物为依托,把异质文化和盘托出。请看张耒《风流子》中的几

6、句:“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这里抒写的是丈夫设想妻子怀念自己的痛苦情状。他想像妻子也许在风前月下,芳心懊恼、眉头紧皱的痛苦状。在我国宋代,女子好画眉,并分为很多种,如小山眉、鸳鸯眉、垂珠眉等等,都是根据眉毛的形状来命名,这里的寸眉,指的就是该女子的眉毛像柳叶一样又弯又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形象事物做依托来翻译这类形象词。我们来看译文:HouchitgrievesInautumnbreezeTothinkofhersountainshigh,Standinglikecloudyhair.Thea

7、ngrywavesbeatonthelonelycity-wall;Onthehorizonsailsriseandfall.[2]266在译文中,“髻鬟”淡化译成“cloudyhair”,虽然没有直译出来,但是把其形状描绘出来了,译语读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来理解山的形状。再看张祜《集灵台》中的几句:“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张祜这首诗主要是讽刺统治集团内部的荒淫糜烂和杨氏专宠的气焰。画眉之风在唐代十分风行。蛾眉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眉形,形状似蚕蛾触须一样的长眉。虢国夫人素面朝天去见皇帝,不施妆粉主要点

8、明了与皇帝不寻常的关系,在这里并不是强调蛾眉的美,并且西方读者也无法把美和蚕蛾的形状联系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可以淡化源语文化色彩,点明基本义就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