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构

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构

ID:24068386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构_第1页
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构_第2页
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构_第3页
资源描述:

《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构【原文出处】文艺研究【原刊地名】京【原刊期号】200206【原刊页号】32~40【分类号】j1【分类名】文艺理论【复印期号】200303【标题】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构【作者】王宁【简介】王宁,1955年生,文学博士,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内容提要】本文在跨文化语境下论述现代性在西方学界研究的历史和最新的进展及其在中国文化和文学中的形成及变异。认为,现代性在中国的登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的中介作用,而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

2、以及文学史的重写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方面,康有为和林纾的工作是不可忽视的。在翻译文学的直接干预和作用下,中国现代文学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自己的古代传统同时又迥异于西方文学的独特传统。这是文学史家在审视中国现代文学史时必须正视的一个现象。【摘要题】比较文学论坛【关键词】现代性/翻译文学/文学史/文学经典【正文】  :0257-5876(2002)06-0032-09  在当今全球化的语境下,从跨中西方文化和文学理论的角度回过头来讨论现代性问题,也许是中国的后现代主义研究者感兴趣的一个研究课题(注:近来,国内一些曾经介入后

3、现代主义讨论的学者,如陈晓明、张颐武、王一川、王岳川、陶东风等,包括我本人,都努力以积极的姿态结合后现代性对现代性问题进行反思,并涉及了全球性现象。),因为他们中的不少人是在尚未对现代性有着充分认识的情况下仓促介入后现代主义问题的讨论的。所以说,现代性在中国的语境下仍是一个“未完成”或“不完整的”计划。另一方面,在西方学术界关于后现代主义问题的讨论中,相当一部分学者也忽视了与后现代性有着密切关系的现代性问题。既然参加后现代主义讨论的不少学者都来自文学理论领域,那么,在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思潮的后现代主义在西方逐渐衰落之际重新

4、反思现代性问题就不足为奇了。与后现代主义或后现代性一样,现代性首先是一个来自西方的学术话语,而且涉及不同的学科领域,因此对这一讨论和研究在西方理论界的历史和现状作一回顾就显得十分必要。然后由此出发,我们便可以来重新审视现代性在中国的境遇以及对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性反思  关于现代性问题的论述在西方学术界已经进行了多年,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另外几种理论话语相互交织:反现代性、后殖民性以及新近为人们所热衷谈论的全球性或全球化现象(注:关于全球性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相互交叠关

5、系,罗伯逊(rolandrobertson)有着独特见解。参阅他于2001年11月26日在清华大学的演讲《全球性:一种西方的视野》(见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8页)。)。诚然,当我们涉及到现代性这一理论课题时,必然会碰到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理解的问题。在这方面,西方学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有了种种解释,并对中国学者的研究有着直接的影响(注:对中国学者影响最大的现代性理论主要来自韦伯和哈贝马斯,而对于西方文学批评界所讨论的现代主义和现代性方面的观点,中国学者则知之甚少,不少著作

6、尚未译成中文。)。但纵观现代性这一理论概念的历史演变和当代意义,我们大概不难作出这样的归纳,即现代性早已不再是西方社会的专利,而是一个超越时空界限的世界性现象和一个跨越各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它既可以在最宽泛的艺术层面上被视为一种文学艺术精神(即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同时也可以在最广义的文化和知识的层面上被定义为一种政治文化启蒙大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化现代性)。正是在二者的综合意义上,我们才可以证明现代性所具有的生命力。  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性呢?为什么每一个时代的学人们都要探讨这个话题呢?在两千多年的西方文学史上,古今之

7、争几乎是每一代传统学者与新锐学者都无法避免的,它已经成为我们今天探讨这个问题的契机,尽管我们今天所谈论的现代性早已不同于那些素朴的古今之争。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有着重要影响的美国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姆逊最近对现代性问题以及与后现代性的关系作出了全新的阐释(注:本文中未标明页码的詹姆逊对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论述均出自他本人于2002年7月31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的英文演讲。笔者根据记录整理。)。在回顾并讨论了利奥塔、哈贝马斯以及吉登斯等人对现代性的论述后,詹姆逊意味深长地总结道,他最近思考的现代性是一种“重新建构的具有后现代

8、特征的现代性”(reconstructed,asortofpostmodernmodernity),或者说是一种可作出选择的现代性(alternativemodernity)。在此,我们注意到,詹姆逊实际上打破了以往的有着明显中心意识的现代性建构,承认了现代性是一个可作多种阐释的开放的理论话语,它与后现代的关系并非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