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措施探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措施探析

ID:24071168

大小:4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措施探析_第1页
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措施探析_第2页
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措施探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措施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措施探析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炎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选取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进行了术后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效果对比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两组产妇的子宫内膜炎防治干预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措施有利于临床对子宫内膜炎的控制。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内膜炎;防治措施剖宫产术后可诱发急性子宫内膜炎和慢性子宫内膜炎,发生子宫内膜炎之后,整个宫腔常常发生水肿、渗出,急性期还会导致全身症状,出现

2、发热、寒战、白细胞增高、下腹痛、白带增多、血性恶臭等情况。文章着重分析了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内膜炎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本医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进行了术后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效果对比分析,患者年龄22~28岁,平均(24.12±1.07)岁。全部产妇均进行了剖宫产手术,术前检查符合剖宫产手术的条件。现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0例,年龄22~28岁,平均(24.45±1.17)岁,进行了全

3、面的术后子宫内膜炎的防治。对照组50例,年龄22~27岁,平均(24.06±1.25)岁,进行了常规的术后护理。研究过程中,两组产妇在年龄、身体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防治措施1.2.1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了常规的术后抗感染护理,告知产妇注意进行术后子宫保养,帮助产妇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同时注意卧床休息,宜取半卧位,以使炎性渗出物局限在盆腔最下部,并有利于恶露的排出,保持外阴清洁,勤洗澡及更换亵服在此期间应避免性生活和盆浴至少1个月。另外

4、,医院要配合术后的心情调整,要保证患者处于通风环境良好,干净整洁,更为舒适的环境中静养。同时,进行为期3d的广谱抗生素抗感染预防治疗。1.2.2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化防治措施之外,进行了全面化的子宫内膜炎的防治护理措施,首先选择了中医预防措施,食疗药方包括:①槐花10g、苡米30g、冬瓜仁20g、大米适量。将槐花、冬瓜仁同煎成汤,去渣,放入苡米及大米同煮成粥服食,具有益气祛湿之功;②生地黄250g、乌鸡1只、饴糖150g、将鸡去毛,肠肚洗净,细切,地黄与糖相混匀,纳鸡腹中,隔水蒸熟,不用盐醋等调料。

5、其次,物理防治控制措施,子宫内膜炎的物理治疗控制主要是通过激光、热疗等方式进行症状地控制和缓解治疗,产妇每天进行热疗1次,坚持治疗3~7d。另外,根据症状、分泌物性质、细菌培养及药敏选择有力的抗生素。而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内服益母草药剂,保证子宫内的分泌物尽早排出,控制宫内感染,保证患者的子宫内膜炎性反应情况得到很好地控制。1.3评价标准:本次子宫内膜炎的防治干预的评价标准包括:良好:产妇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没有子宫内膜炎感染反应,产妇的心理情况健康;有效:产妇术后有轻微的子宫内膜感染反应,但是得到了较好地

6、控制,产妇无明显心理反应;无效:产妇出现严重的子宫内膜炎性反应症状,心理情况严重。2结果对两组产妇的防治效果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详见表1。两组产妇的子宫内膜炎防治干预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表1两组产妇子宫内膜炎防治干预的效果比较.实用临床医学,2011,27(1):5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