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

ID:24073937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_第1页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_第2页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_第3页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论文导读::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中。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关键词: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临床手术骨盆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创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压砸伤及高处坠落伤,往往为高能量所致,可引起骨盆环完整性的破裂和髋臼骨折,常伴有大出血。传统以骨牵引、悬吊、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但常因骨折复位不良造成骨盆畸形,肢体短缩疼痛,以及肢体废用性萎缩等并发症。目前多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可降低其住院和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我科2009年8月-2010年8月间采用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36

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5-62岁,平均35.6岁。致伤原因均为高能损伤,其中车祸伤15例,塌方9例,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6例。均存在不同类型的合并伤:胫腓骨骨折14例,股骨骨折10例,肱骨骨折6例,髋臼骨折4例医学论文医学论文,跟骨骨折2例。其中失血性休克18例,尿路损伤5例,脑外伤6例。根据术前x线片资料,采用Tile骨盆骨折分类方法进行分类,B1型8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6例,C2型8例,C3型3例。1.2治疗方法1.2.1术前

3、处理本组36例中,伴严重失血性休克者18例,首先抗休克治疗,快速输血、补液,同时积极止血,处置危及生命的合并症。B型19例旋转不稳定行骨盆吊带固定;C型17例旋转加垂直不稳定行患侧股骨髁上牵引。均摄X线片,21例行CT三维重建以明确骨折部位及移位的方向、程度,确定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1.2.2手术方法在病人全身状况改善、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后,一般在伤后6~10d施行手术。患者取仰卧位,移位不明显者采用局部麻醉,骨折移位需要手术中复位患者采用腰麻。对B型骨盆骨折,采用前路或同时前、后路固定,对C型骨盆骨折,均采用前

4、、后路同时固定。根据手术需要选择性锐性剥开髂肌在髂嵴的止点,骨膜下剥离后,沿切口向内切开腹外斜肌及腹直肌腱膜,打开腹股沟管,分离并牵开保护精索或圆韧带,分离股外侧皮神经。然后配合牵引和体位进行复位,选择合适长度的骨盆钢板,塑形后放置于真骨盆缘上方,螺钉固定。复位固定骶髂关节脱位(用2枚直径6.5mm的螺钉)及髂骨翼后部骨折(用2~3块4~6孔钢板),单纯耻骨联合分离,采用耻骨联合上弧形切口,用46孔重建钛板固定。合并耻骨支、髋臼骨折、骶髂关节分离者采用髂腹股沟切开,骨折复位后用异型钢板固定,置负压引流管引流毕业

5、论文格式免费。2结果本组36例,手术时间100~180min,平均2.3h,术中出血300-1200ml,平均6.5ml。36例均获得随访至今,平均6个月,全部骨性愈合。皮肤切口渗液6例,经换药后愈合;2例后遗腰骶部分神经功能受损;术后尿道狭窄接受再手术1例,所有病例无明显盆部畸形,无双下肢不等长和骶髂部疼痛,优2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7%。3讨论骨盆骨折常因肌肉强烈收缩或直接撞击发生骨折医学论文医学论文,由于盆腔壁血管丰富,邻近脏器多,常合并失血性休克,尿道、直肠肛管及神经血管损伤。若处

6、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其早期病死率主要是由于继发不可控制的出血,晚期病死率主要是由于合并损伤导致败血症而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早期诊断、尽快早期骨折复位固定是控制出血、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在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中,骨盆前后环均有损伤破坏,其中后环损伤程度决定其稳定程度[1]。内固定是近年来治疗骨盆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骶、髂置钉固定术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创伤小,固定效果确切,已成为骨盆后环损伤一骶髂复合体损伤的有效治疗方法。对骨盆骨折骨盆后环损伤处理的基点是必须以恢复骶髂复合体完整性为前提。采用髂腹股沟人路,能直视

7、下显露骶髂关节的前面、髂骨、耻骨上支至耻骨联合,能一次完成骨折的整复固定。骶骨骨折、肥胖等最好选择闭合或后方手术人路固定。外固定架主要适用于B型旋转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早期固定,内固定对C型骨折有良好的固定作用。适应症的选择:耻骨联合分离大于2cm的损伤;耻骨联合重叠;伴有耻骨上支重叠的骨折;斜形骨折;单侧或双侧的耻骨支、坐骨支骨折;髂骨多处骨折或粉碎骨折;髋臼骨折;骶髂关节骨折或伴脱位;骶骨骨折;开放性骨折等[2]。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手术治疗要点:①术前股骨髁上牵引,术中边牵引边手术复位,可维持复位的效果。②对后

8、柱合并后壁骨折者,应先复位固定后柱,再复位固定后壁。③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临床更多采用复合的、多方位、立体的固定模式。可采用螺钉、棒、钢板等相结合。④要求术前认真研究骨折情况,准备复位器械。本组显示优良率为91.7%。其手术内固定最大程度增加骨盆稳定性,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术后无需骨牵引,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练;使骨盆骨折与合并伤治疗间的矛盾更易解决,有利于多发伤的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