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软件超越erp面临两大难题

协同软件超越erp面临两大难题

ID:24075247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协同软件超越erp面临两大难题_第1页
协同软件超越erp面临两大难题_第2页
协同软件超越erp面临两大难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协同软件超越erp面临两大难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协同软件超越ERP面临两大难题

2、第1lunino不作为严格意义上的协同软件,那么我国协同软件产业与全球发展时间基本同步。早在微软未收购Groove之前,北京一家知名的协同软件厂商已经推出了与GrooveNetino而推出Workplace之前,复旦协达已经研制成功与Workplace功能非常类似的协同软件产品,特别是工作流引擎和动态表单,不仅能够实现Workplace所有核心功能,而且应用成本更低,更符合中文环境的管理与文化习惯。即便中国协同软件与全球基本处于同一发展时期,但协同软件在中国人才仍很稀缺。2

3、005年以前,中国管理软件企业和用户的关注焦点仍然在ERP。而此时,国外对于ERP发展前景的讨论已经基本结束,ERP思想的创立者Gartner在几年前就明确指出:2005年以后ERP的应用将逐步衰退。全球应用软件龙头老大Oracle在销售其管理软件时,也不再提ERP概念而称其产品为电子商务套件。由于国内管理软件应用研究比国外“慢半拍”,使得ERP聚焦了国内管理软件人才的大部分“眼球”,从而使专业人士对协同软件的关注度较低,影响了协同软件人才的培养和积累。在中国大力普及ERP的时候,国外已经渡过了以通讯交流

4、为主的工具类协同软件时代,许多厂商正在大力推广以工作流为核心的协同软件,同时涌现出一批推广较为成功的新一代应用类协同软件产品。以这些产品为基础,凝聚了大批具有信息化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在专业人士的研究、倡导和推动下,协同软件在国外正成燎原之势。许多国外专业的协同软件公司都于近两三年在中国开设了分支机构,抢夺了第一批中国本土协同软件人才,使原本稀少的协同软件本土人才更加紧缺。一个优秀的协同软件人才,必须要有信息化从业经验,同时要对协同软件的理论和应用比较熟悉,这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协同软件厂商和用户

5、对于专业协同软件人才的渴求,得不到根本缓解。第二大难题:产业间未形成协同目前中国协同软件产业归结起来,总体呈现出“理念乱、厂商散”的状态。首先是理念乱,各种协同软件应用理念层出不穷。有些理念不乏个别厂商的“随意独创”,像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中心的协同软件理念,就属于此类。但有些协同软件思想和理念立足于国外的成功应用基础,并且充分考虑了中国的国情,像强调团队沟通的协同,和以工作流为核心的协同,都在国外有比较成功的应用。微软的GrooveNet的Workplace就是以工作流应用为主,工作流引擎和动态表单是其核心

6、的功能。应该指出的是,无论是国产还是国外的协同软件,即时通讯和工作流的应用都没有完全割裂开来,例如协达CTOP协同软件虽然以工作流应用为核心,但同时提供了自带的适合企业级应用的B/S即时通讯功能,同时又能够与RTX等点对点即时通讯类协同软件集成应用。在具体的应用领域方面,各个厂商之间又有所不同:有的侧重于公文管理,有的侧重于项目管理,还有的侧重于客户管理、人事管理。从市场市场反馈来看,兼具综合应用的协同软件产品更受用户青睐,例如协达的CTOP协同软件,并没有单一地只面向某个应用领域,在强调协同软件“公文流

7、转、信息共享、资源管理”等三大核心应用的同时,比较注重项目、人事、客户,甚至产品协同设计制造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有些协同软件厂商的工作实践中,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对与自己理念和应用领域不同的厂商持排斥态度,这种现象一定程度影响了整个产业和厂商自身的良性发展。其实,无论持什么理念、关注哪个应用领域,只要以体现多人之间“互相配合”的协同应用为主的软件,都可以称之为协同软件。其次,中国协同软件的厂商比较零散。目前中国有近500家从事协同软件相关业务的公司,软件产品将近100款,其中有10款左右的协

8、同软件比较成熟。与财务软件厂商借助政府引导谋求发展不同,协同软件厂商从一开始就处于松散、无序的状态,这与协同软件发展非常迅速,还来不及产生相应组织机构有关,也可能与同行之间沟通、协作的意识需要加强有关。 厂商间的协同,深层次的思想意识是关键。各种产品理念和各个公司之间,不应存在必然的对立。从某种意义而言,即便是正面竞争的厂商,相互之间在宏观层面上也是合作的关系。发挥自身优势,认可并汲取百家之长,才能发展好自身,才能对整个产业成长带来帮助。只有将协同软件这个市场蛋糕共同做大,每个厂商才会有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9、虽然协同软件在超越ERP方面尚存在困难,但人才稀缺与产业间未形成有效协同的两大难题,并非不可解答。各个厂商本着长远发展的考虑,共同建立一个和谐的产业生态链,会使得协同软件产业突破局限,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协达等厂商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希望在人才培养和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尽自己的绵帛之力。协达新近推出的“合伙人”制度和“绿色同盟”计划,就是为了解答这两道难题。协达希望通过努力,吸引优秀的管理软件人才投身协同软件产业,以提供应用产品和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