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建设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的实践与心得

校企联合建设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的实践与心得

ID:24077128

大小:57.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校企联合建设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的实践与心得_第1页
校企联合建设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的实践与心得_第2页
校企联合建设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的实践与心得_第3页
校企联合建设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的实践与心得_第4页
资源描述:

《校企联合建设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的实践与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校企联合建设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的实践与心得【摘要】建设太阳能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既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同时又适应新能源产业规模高速发展的紧迫需求。本文介绍了光伏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目标、内容以及成果,探讨和分析光伏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实际运行的建设案例,吸取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类似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联合建设;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一、引言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可再生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近十年来,世界光伏科技发展很快,光伏产业更是突飞猛进。到2010年,我国

2、已经基本形成从高纯多晶硅材料晶体硅生长与硅片单晶或多晶硅太阳电池太阳电池组件__光伏电站系统配件(逆变器等)整体产业链群。但由于人才教育滞后,专业人才奇缺,许多专业人才是从半导体微电子行业转型过来。尽管如此,我国微电子人才也是不足的,而且光伏行业与一般的半导体产业还存在有较大的区别。从长远来看,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才刚刚开始。预计在十年前后,光伏产业急需数千以至上万的本科以上人才是毫无疑问的。建立光伏科学与工程方向的高等教育培养基地,首先是满足我国光伏产业这一新兴产业发展对光伏人才的迫切需求;此外,也是科学研究的发展需要

3、,我国的光伏科学研究同样也需要专业人才。光伏科学与工程的专业方向将会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及欢迎。在这一发展形势下,中山大学太阳能系统研究所联合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建设光伏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设想。目的是一方面推动建设广东光伏行业的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开展以产业化为目标的高新科技研发平台,实现产、学、研的良性互动;一方面也是解决光伏企业亟需专业人才的需求问题。二、建设内容与前期基础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依托中山大学在光伏领域多年的研究和教学成果,在太阳能光电转换材料、晶体硅电池制造技术、太阳电池及光伏系统

4、应用技术等细分领域内开展理论和实验研究、资源调研评估和战略研究等,并结合企业实际需要,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培养太阳能应用方面的高级研究和开发人才。基地拥有良好的前期基础。中山大学在“光伏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方向筹办期间开设了“太阳能材料”、“太阳电池原理、工艺及应用”、“太阳能技术”等本科课程,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6年创办太阳能方向工程硕士班;2007年创办了光伏技术与应用硕士研究生专业,培养高层次光伏专业技术人才;2007年开始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以2+2模式联合培养本科生;在专业教师配备和教材

5、编写方面已做出充分的准备。此外,还为相关大专院校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合作企业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晶体硅太阳电池生产与制造的龙头企业,是广东现代产业500强企业,产能位居广东省首位。公司立足于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道路,制造国际先进水平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品,2010年产值10亿,上交利税3000多万元,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占全体员工的比例达到75%o三、建设成果基地采用分阶段建设的进度设计,整个建设周期为三年。第一年主要是硬件设施建设;第二年开始完善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提升师资队伍建

6、设。并开始组织学生实习、实践。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光伏企业及国内外太阳能著名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争取产学研联合项目以及国家、省与市重大科技项目,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合作,在太阳能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有所突破。截止2014年,已组织研究生、本科生实践活动三批,联合申报省、市各级研究课题5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四十余项,培养了一批光伏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四、思考与改进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设置要符合双方的需求。双方分别选派人员到示范基地进行专项管理,明确各自的分工和任务目标。经费来源要充足稳定。除了保障研究课题的经费使用,

7、对于参加实践的研究生提供生活补贴也是有必要的。研究生论文选题最好是能够结合基地的科研任务和开发项目,由导师和研究生本人共同商定。所产生的成果由高校和企业双方共同所有,并应保障双方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五、总结经过三年的实践表明,联合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包括:①通过合作研究学术问题、开发产品技术,增强了光伏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②联合培养可以为研究生提供创新项目研究实践平台,扩大研究生学术视野,为研究生追求国际学术前沿创造良好条件和氛围;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③发挥高校和合作单位的优势,合作解

8、决企事业单位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经济、社会或技术难题,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作者简介:班群,1977年1月生,女,汉族,籍贯:吉林省吉林市,中山大学顺德太阳能系统研究所,研究人员,博士,光伏电池研究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