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ID:24083287

大小:1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_第1页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_第2页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_第3页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教案一、实验目的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二、实验原理设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是a,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里的位移分别是s1、s2、s3……则有(见第二章的习题)△s=s2-s1=s3-s2=s4-s3=……=aT2由上式还可得到s4-s1=(s4-s3)+(s3-s2)+(s2-s1)=3aT2同理有s5-s2=s6-s3=……=3aT2可见,测出各段位移s1、s2……即可求出……再算出a1、a2……的平均值,就是我们所要测定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三、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刻度尺,

2、导线,电源,钩码,细绳。四、实验步骤(1)按教材191页图实-10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处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4)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舍掉开头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子,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为了测量方便和减小误差,通常不用每打一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

3、而用每打五次点的时间作为时间的单位,就是T=0.02×5=0.1s。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标明A,在第六点下面标明B,在第十一点下面标明C,在第十六点下面标明D,……,点A、B、C、D……叫做计数点,如图所示。两个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是s1、s2、s3……s1s2s3ABCD(5)测出六段位移s1、s2、s3、s4、s5、s6的长度,把测量结果填入下表1中。(6)根据测量结果,利用“实验原理”中给出的公式算出加速度a1、a2、a3的值。注意:T=0.1s。求出a1、a2、a3的平均值,它就是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把计算的结果填入下表1中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表1计算小车的

4、加速度a=T=0.1s计数点位移s/m位移差△s/m分段加速度a/m·s-2小车加速度a/m·s-201S1=2S2=3S3=4S4=S4-S1=5S5=S5-S2=6S6=S6-S3=五、布置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六、参考题1、图为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时记录下的一条纸带。纸带上选取1、2、3、4、5各点为记数点,将直尺靠在纸带边,零刻线与纸带上某一点0对齐。由0到1、2、3……点的距离分别用d1、d2、d3……表示,测量出d1、d2、d3……的值,填入表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由测量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和纸带上打下点3时小车的速度v3,并说明

5、加速度的方向。距离d1d2d3d4d5测量值(cm)加速度大小a=____m/s2,方向______,小车在点3时的速度大小v3=______m/s。2、根据图所示的打点计时器构造图,指出各主要部件的名称: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_,⑦____,⑧____,⑨____3、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应是________电源,通常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伏,实验室使用我国民用电时,每隔________秒打一次点,如果每打5个取一个计数点,即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秒。4、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

6、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即时速度大小v4=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参考答案:1、测量值:1.752.903.804.505.000.56与运动方向相反12.92、略3、低压交流,4~6;0.02秒,0.14、0.4050.75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