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锋治疗出血中风的临床经验

张志锋治疗出血中风的临床经验

ID:24084335

大小: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张志锋治疗出血中风的临床经验_第1页
张志锋治疗出血中风的临床经验_第2页
张志锋治疗出血中风的临床经验_第3页
张志锋治疗出血中风的临床经验_第4页
资源描述:

《张志锋治疗出血中风的临床经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张志锋治疗出血中风的临床经验付应明武山县人民医院甘肃武山741300【关键词】中风;针药结合疗法;名医经验;张志锋张志锋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内科,在治疗外感温病、哮喘、中风、月经病以及男性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疾病喜用多法综合治疗,疑难危重病证更是主张“三结合原则”即“中丙结合、以中为主”,“针药结合、经络辨证”和“内外结合、标木兼治”的治疗原则,尤其在治疗出血中风病方面,有着比较独特而丰富的临床经验,我跟师学习4年来,蒙受教诲,受益匪浅,现将张志锋副主任医师治疗岀血中风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中风也称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

2、称,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角歪斜,语言蹇塞,半身不遂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类疾病,临床分为缺血中风和出血中风两种类型,其中出血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其病因主要有三:一是情志失调,怒则气逆,逆气上冲于脑所致。二是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内生湿热,血得郁热则沸于上,血乱则气亦必随之逆乱而上犯于脑。三是久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病,气血受伤而生逆变。在上述病因的作用下,引起机体气血变乱于内,逆乱于上,脑气不能朿邪,火毒之邪窜扰脑致使脑气不能固血、血脉不能束血,随之脉络破裂、血溢于外则为脑出血。若血液稽留聚积则为瘀肿,血瘀水肿,津必外渗

3、,化水生痰,毒自内生,损害脑髓,元神受伤,在病机上形成上下失应、阴阳不能互用而欲离,经、气、祌不能互生互化而欲脱,进而发生昏聩、昏迷、不省人事,出现内闭外脱之危侯险症。2分期论治诊断标准:依据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诊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全部病例经头颅CT确诊为脑出血。张志锋副主任医师治疗出血中风,一般分为三期论治。2.1急性期中西结合急性期(发病2周内)“血随气逆,上冲于脑”是出血中风急性期的病机关键。中医治疗以泄热醒神、活血祛瘀、豁痰开窍为总的治疗原则。配合吸氧、西医脱水降颅压、降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支持对症治疗。静脉用药:清幵灵注射液3

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tl2次,疗程4周;病重症见脱证者短时间给予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检查凝血功能正常后加用血塞通注射液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4周;发病超过6小吋以上者给予西药20%甘露醇125ml快速静脉滴注,一日4次,疗程7〜10天,疗效不佳时加用速尿;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经降颅压治疗后收缩压〉200mgHg、舒张压〉llOmgHg吋曲池穴刺血,并加用西医的降压药,使收缩压维持在150〜160mgHg、舒张压维持在90〜lOOmgHg为宜。中药汤剂:发病早期中药汤剂先投泄热醒神方:羌

5、活6大黄12g枳实6g厚朴6g生蒲黄10g赤芍药15g水煎服,每次喂服时兑入三七粉lg,神昏患者予以鼻饲或肛门高位灌肠。中医谓“离经之血便是瘀”/‘瘀血不去,出血不止”,故出血中风急性期当以活血祛瘀为主,酌情选用豁痰开窍之品,可明显提高疗效,减少致残率。中药汤剂改用化瘀止血汤加减:当归10g丹参12g赤芍药15g大黄6g川牛膝15g石菖蒲6g远志6g。肝阳上亢者加用天麻、钩藤、石决明、生牡蛎平肝潜阳;痰热偏甚者加用瓜蒌、浙W母、胆南星清热化痰;阴虚动风者加用生地、生白芍、龟板、鳖甲滋养肝肾,潜阳息风;瘀血明显者加水姪活血祛瘀;发热、咳嗽者加生石膏、金荞麦、黄芩、杏仁、桑白皮清

6、热解毒、宣肺止咳.2.2缓解期针药并用、内外合治缓解期(发病2周〜1月内)“风痰阻络,瘀血内停”是出血中风缓解期的主要病机。中医治疗应以益气养血,祛瘀通络为主,祛风除痰为辅,中药方剂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药15g桃仁6g红花6g地龙10g葛根15g怀牛膝15g天麻10g益智仁10g石菖蒲6g远志6g水姪3g(研末冲服)。其中黄芪的用量应每1周加10g。中药每剂水煎2次分服,第3煎加水1000ml煎煮半小吋,每晚睡前再加水适量,温度42°C左右足浴半小时。在服用汤剂的同时配合针刺疗法,常选取百会、四神聪、合谷(泻法)、足三里(补法)、三阴交(补

7、法)、太溪(补法)、太冲(泻法)、颈5〜7与胸1夹脊穴,腰4〜5与骶1〜3夹脊穴。患者俯卧位,穴位常规消毒后针刺,针夹脊穴时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深度为1.2-1.8寸左右,得气后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天后继续下一个疗程。2.3恢复期综合调治为宜恢复期(发病2〜6月内)“经脉空虚,贼邪不泄”是该期的主要病机。中医治疗以补肾生脑、益气化瘀、活血通络为主,并配合语言、肢体功能的锻炼。中药方剂仍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60g生地15g当归15g川芎10g白芍15g桃仁6g红花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