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心电图呈早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观察

常规心电图呈早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观察

ID:24093297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常规心电图呈早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观察_第1页
常规心电图呈早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观察_第2页
常规心电图呈早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观察_第3页
常规心电图呈早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常规心电图呈早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常规心电图呈早复极综合征的动态心电图观陈淮中(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城东卫生院223200)【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184-02【摘要】目的观察常规心电图呈早复极综合征(ERS)的动态心电图(DCG)变化。方法对6例常规心电图呈现早复极综合征的DCG进行分析。结果6例均示J波和ST段呈特征性动态变化,安静休息、夜间及中午睡眠时,ST段抬高,J波明显.散步、白天晨练、上楼等活动后心率增快时,ST段回落至等电位线,J波消失,未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结论动态心电图可观察到ERS的j波及ST断的特征性动态变化。【关键词】早复极综合征

2、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DOI】早复极综合征(ERS)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电图现象,指至少2各连续导联上ST段呈J点抬高≥0.1mV,其常规心电图检出率较高,但进行动态监测的报告较少,现就常规心电图呈早复极综合征者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木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19〜43岁,中位数36.5岁。2例因自觉心悸就诊,1例因胸部刺痛就诊,1例因头晕、胸闷就诊,其余2例为健康体检者。6例均无晕厥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聚停发作史、猝死家族史和/或ERS家族史。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9〜58次/min)4例,窦性心律2例(心率60〜65次/min)

3、,6例均有J点型ST段抬高,其中4例伴有T波高耸。1.2检查方法采用上海群天公司的PI200A-B型12导联全息24h动态心电图(DCG)仪记录(记录时间为23〜24h)。瞩患者挂机全程生活状态如常,并详细记录生活日记。由资深心电图医师结合生活日记进行动态心电图分析。2结果DCG显示:24h总心率偏慢(<8.0万次)2例,为7.5万〜8.0万次,正常8.0万〜8.5万次5例。6例均示j波和ST段呈特征性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随活动引起心率的变化而变化,患者动态心电图显示:ST段抬高,冋落与心率密切相关,ST段抬高的幅度与心率呈负相关。苏中1例挂机全程无明显剧烈运动,图示白天安静休息、夜

4、间及中午睡眠时(48〜69次/min)J波明显,ST段抬高0.1〜0.15mV,伴冇T波高耸,生活日记记录偶有上楼,实吋图示心率增快(78〜89次/min),j波变小,ST段冋落至等电位线;3例显示安静状态及睡觉吋心率49〜68次/min,DCG显示J波明显,ST段抬高0.1〜0.20Mv,T波未见明显变异,生活日记记录冇运动或上楼(3层以上)等活动,实吋心率明显增快(92〜110次/min)吋,j波消失,ST段冋落至等电位线。6例中有4例检测至室性早搏,均<100个/24h,形态单一,五成对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例无室性异位搏动。6例均无房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及室内传导阻滞等现

5、象。3讨论ERS是一种特发性心电图改变,典型的心电图特征为:(1)j点抬高,J波形成;(2)ST段斜形抬高;(3)T波高耸。ERS的心电图表现于1936年由Shipley和Haellaran首次报道。因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人群,因而传统观点认为早复极综合征是一种正常变异,属良性的心电图表现。ERS在一般人群中发生率为1.5%〜9.0%,常见于年轻男性(27.5%〜77.0%),呈区域性分布,以黑人最常见(可高达78%),其次在非洲(约9.1%)、亚洲(约2.6%)、美洲(约2.2%)、印度东部和美国西部的印第安人、东欧等地区也有较高的发生率。半个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均认为艽是一种特发性

6、、良性综合征。但自前苏联学者Vorbev等于1990年报道ERS可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心脏病以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ERS。特别是2007年Boineau等报告早复极在某些个体可以是心脏病的一个标志,许多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ERS不总是良性,甚至可引起特发性心室颤动、心脏性猝死等而呈恶性表现。多数ERS患者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可冇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类似心脏神经官能症,主要症状包括头昏、心悸、胸闷、疲劳、心前区不适、胸部刺痛或闷痛等,少数患者胸痛可向肩胛区、腋部放射,与体力活动无关,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个别症状明显者服用安定、阿托品或谷维素等可予缓解。按心电图早复极改

7、变出现导联又可将ERS分为左室心尖部型(V3〜V5)、左室下壁型(II、III、aVF)、左室侧壁型(V6、I和/或aVL)、左室前间壁型(VI〜V3)和混合型。按临床表现及预后可分为良性ERS、并(伴)发性ERS(并发于内外疾患等)和恶性ERS。高危(恶性)ERS的特征:(1)常伴有晕厥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聚停发作史、猝死家庭史和/或ERS家庭史;(2)心电图常表现为左室下壁或侧壁型、j点(波)上移幅度≥0.2mV,同一次心电图记录吋j点(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