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口算 夯实基础

加强口算 夯实基础

ID:24097780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加强口算 夯实基础_第1页
加强口算 夯实基础_第2页
加强口算 夯实基础_第3页
加强口算 夯实基础_第4页
资源描述:

《加强口算 夯实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口算夯实基础摘要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发展学生的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段目标是本学段结束时学生应达到的目标,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如下表列出的对计算的要求,并不是在学完相应的内容后所有学生都应马上达到,而是在本学段结束时应达到的目标。评价时应注意把握尺度。”  ■  可以看出新课标明显降低了计算的要求,不仅是速度上比以前要求要低得多,而且对应达到目标的时间拉得很长(到

2、学段结束达到就可以),像20以内的加减法本应该在一年级结束时,人人都应该能比较熟练地计算,而新课标却放宽到第一学段结束时(也就是到三年级结束)达到就可以了。试想如果完全按此要求做,那些未及时达到目标的学生到后续的100以内加减法和万以内的加减法怎么学?肯定会成为数学上的“后进生”,从而过早导致“两极分化”。正因为部分教师心中有此理念,认为一年级的基本口算暂时不过关没有关系,可以慢慢来,从而放松了对学生对基础口算的严格训练,对学生的要求比实施新课程前放宽了,如过去每节课前的口算练习不用了,练习的题减少了,也就导致了学生计算技能

3、整体下降。  算法的熟练是掌握运算技能的问题,也是我国小学数学传统的教学优势之一。许多研究显示,初学加减法计算的儿童一般使用建构事实的方法,如:当一个小学生一年级新生儿童被问到2加4等于多少时,可能会“由最大数数起”,即“继续数”的策略。这种方法称为构造事实。但经过低年级的学习,学生们会愈来愈不去使用数数等构造事实的策略,而常常采取提取记忆的方式。比如,问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78等于多少,他会根据记忆直接回答问题。这种方法称为提取事实。以往我国学生口算扎实,就是能比较好提取事实的方法。因此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题量

4、的练习,使基本计算达到熟练是非常必要的。我的做法是:  第一,理清算理。在《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一书中指出“如果一开始学习加减法计算时,就让学生记忆一些基本加减法的口诀是不妥的。因为这是学生头脑中,还没有理解这些数的事实。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或者练习加减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数学技能的真正掌握。”因此,只有让学生经历由构造事实向提取事实转化的过程,也就是在理解算理之后,才能有效掌握口算方法。在鼓励算法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基础上,重视学生对计算的基本方法,运算顺序的掌握。如计算13-8时,可以先让学生自己想法解决,而后

5、进行交流(说说是怎么算的?),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算法:①、数数法(用手指逐一减数);②、破十法,13-8=10-83;③、退十加补法,13-8=13-102=5;④、逆算法,8(5)=13,13-8=5。再让学生比较各种算法,选择自己喜欢的高效算法进行计算练习,就有助于学生记忆。  第二,加强基本口算练习。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化基本题的训练,由于教材中的练习题量严重不足,需要在每节课中补充一定量的练习。同时适当提高达标要求,使学生做到基本的20以内加减法和乘法口诀表内的计算能“脱口而出”。具体要求见下表。  ■  第三,

6、教方法。我们在让学生进行基本计算练习时,不能单纯的依靠“苦练或强记”,而应该让学生掌握一些灵活的口算方法和规律,掌握一定计算方法与技巧,使学生达到“熟能生巧”。如像20以内加减法的基本方法“凑十法、平十法、破十法……”;乘法口诀与口诀之间的联系,乘法与加法的沟通,求商时的基本方法;三四年级运用运算性质、定律的一些简便运算规则如“带符号搬家”凑整:37948-79320×43÷80,减法性质:183-79-21,运用“分解法”口算:25×28把原式变成25×4×7来计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还应适当教给他们一些记忆的方法,特别是一

7、年级小朋友,应当逐步地由依靠实物、数数、手指的计算向用脑子表象性计算,再向抽象计算过渡。并且让学生知道一旦遗忘,如何依赖知识之间的联系来调出结果。  “不破则不立”,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改革确实提出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也确实对过去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但不管课程怎么改,理念怎么变,总有一些东西(如双基等)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我们在破立之时,一定要把数学的“根”留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