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浅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ID:24123962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浅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_第1页
浅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_第2页
浅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_第3页
浅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使他们形成自觉、认真、反复、广泛的阅读习惯,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既是阅读教学本身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就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谈一下具体的看法。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能力;高中语文;  :G633.33:A:1002-7661(2011)07-115-01      众所周知,我们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漠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及能力的培

2、养。高中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具备听、说、读、写等能力外,还应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在学习方式上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随着现代教学论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行为的主观情意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是进行学习方法指导的先决条件。波斯恩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学习时的愉悦心理,就产生不了学习的兴趣,课堂听讲就成了纪律约束下的无可奈何的被动接受。恶性循环,其结果必然是对学习的消极厌弃。  学习中的心理愉悦因素,可以于教师对学生的直接影

3、响,可以有学生对任课老师的良好亲切的印象。实践证明,课堂氛围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师生的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学生产生需要感、自信心、愉快感和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不同阅读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有选择地针对他们的阅读兴趣采取相应的培养方法。尤其是对毫无阅读兴趣的学生而言,首要任务就是诱发他们的兴趣。可以设置引读性的疑问,促进学生产生阅读动机,借助设问置疑的外在诱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进行理性思考。  二、培养鉴赏能力  高中一年级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鉴赏性阅读能力时

4、应注意给学生打好基础。本学年的鉴赏性阅读训练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文体特点,掌握正确的阅读、理解、分析方法,初步形成阅读、理解、分析能力。  高中语文第二学年教学应让学生鉴赏性阅读能力得以形成。本年学学生该项能力形成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鉴赏基本知识和方法,对作品进行初步鉴赏,会写鉴赏短文。在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材和课外文学作品讲授鉴赏的原则和方法。教师还可以结合不同文体的课文,特别是第四册有小说,戏剧的教学,交给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扩展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约70万字,撰写影视短评和文学作品鉴赏短文每生每周1—2篇,组织学生鉴赏交流,帮助学生解决鉴赏中存在

5、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在正确理解、分析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阅读鉴赏能力。  高中三年级是学生鉴赏性阅读能力的提高阶段。本阶段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以及创造性研读评价作品、撰写较高质量鉴赏文章的能力,培养学生鉴赏性阅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文艺理论、美学知识和现代思维方式的专题讲座;也可以把第五册第二单元的四篇文艺论文作为提高学生鉴赏性阅读能力,特别是鉴赏中的创新能力的范文,指导学生认真研读,训练学生撰写体现其创新精神的鉴赏文章。  三、培养知识转化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比”阅读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方法之一。在教法研讨中,对比阅读是经常

6、被提及的一种教法。文本解读中要学会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作品、作家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确定了事物间的异同,还要深入地解释这种异与同。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使比较不流于肤浅、达到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目的。通过研究性学习,用“以点带面”的方法,用所学的一个阅读材料去辐射更多的阅读材料,从而让学生掌握一类文章,让学生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归类能力,也培养学生转化能力。  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质疑的基础上善于创新。例如阅读《失街亭》,传统的观点是马谡的自以为是、不听诸葛亮的再三告诫,不听王平的劝说,一意孤行,导致战争的失利。面对这个传统的、正统的观点,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多方查寻资料,在充分

7、了解历史事件、大量占有相关资料的前提下,独立思考,仔细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以为权威是不可侵犯的,不要人云亦云。  总之,如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我们的教学就能从单一的掌握知识进入培养创造力的阶段。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去指导学生阅读,就成了问题关键。研究性学习正是培养个性才华、展现个性才华的最佳舞台,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载体,也是我们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它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