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比较视角的能源消费量与 gdp 关系实证研究

中美比较视角的能源消费量与 gdp 关系实证研究

ID:2412515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中美比较视角的能源消费量与 gdp 关系实证研究_第1页
中美比较视角的能源消费量与 gdp 关系实证研究_第2页
中美比较视角的能源消费量与 gdp 关系实证研究_第3页
中美比较视角的能源消费量与 gdp 关系实证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美比较视角的能源消费量与 gdp 关系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美比较视角的能源消费量与GDP关系实证研究能源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动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需要能源作支撑。能源消费和GDP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能源经济学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中美两国能源消费量与GDP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区别吗?目前,该论题依然被学者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概述国外已有大量学者对能源消费量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KraftJ和KraftA(1978)对此问题做出开拓性工作,他们的研究表明:1947-1974年美国存在着从GN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且当时美国若实行能源保护政策,经济增长不会受此影响。Mohse

2、nMehrara(2007)对11个能源输出国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发现能源输出国的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有单向强因果关系。另外PareshKumarNarayan(2008)、IlhanOzturk和AlperAslan(2010)、K.AliAkkemik和KorayGoksal(2012)也分别对相关国家的能源消费量与GDP之间的关系做过研究,他们所采用方法为面板数据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数据与说明本文以中美两国1979-2012年间的GDP数据(单位:亿美元)和能源消费量数据(单位:十万吨油当量)为研究样本,并将两国数据统一换算成以2005年为基期。从

3、图1知,两国能源消费量与GDP增长量都是非平稳的。其中中国的经济起点虽然明显低于同期美国,但中国的GDP增长率相对美国来说要快,且中国的能源消费量增速也明显高于美国。实证检验及分析(一)单位根检验协整理论由Engle和Granger于1987年提出。他们认为,两个同阶单整序列的线性组合有可能是平稳序列。这种平稳的线性组合被称为协整方程。在进行协整关系检验之前,要先对时间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以验证时间序列是否同阶单整。为了更加准确判断中美两国能源消费量与GDP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本文分别采用ADF、PP、KPSS检验方法综合判断时间序列的平稳性。(二)协整关

4、系检验本文采用Engel-Granger两步检验法来建立协整方程,该方法主要思想是:首先对两个非平稳时间序列用OLS方法回归求得回归方程;接着对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若残差序列是平稳的,则两变量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若残差序列不平稳,则两变量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三)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表明,中美两国的能源消费量与GDP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然而,短期内两变量有可能偏离均衡,需要一种机制来表达对短期失衡的修正,最早由Sargan提出并由Engel和Granger加以推广的误差修正模型(ErrorCorrectionModel,ECM)就是用来表达对短

5、期失衡修正的一种模型。格兰杰表述定理表明,若两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则两者可以用ECM表述。结论与启示本文以1979-2012年的中美两国的能源消费量和GDP数据为样本,探究了中美两国能源消费量与GDP之间关系的异同,得到如下主要结论:首先,长期来看中美两国能源消费量与GDP之间都存在协整关系,经济的增长会伴随能源消费量增加;短期内,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误差修正模型来刻画;其次,相比于美国,中国的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量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在短期,一旦两变量关系存在失衡,相比美国的能源消费量与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对短期失衡的修正速度,中国对该失衡的修正速度会更

6、加及时;最后,由于中国工业现状总体为大而不强、生产消耗高,我国GDP的增长会导致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能源消费量的增长不一定会导致GDP的增加。而美国的能源消费量增加会导致GDP的增长,美国GDP的增加不一定会导致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在本文结论基础上,可对我国经济发展得出如下启示:首先,为了保障经济建设,我国应该增加能源供给,建立充足的能源储备,同时,政府应着眼未来,积极开发石化能源代替品,降低煤炭和石油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其次,政府应淘汰高耗能企业,看重经济发展质量,而非盲目追求经济发展速度;最后,我国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展清洁能源意义重大且具有战略意

7、义,可大力发展水电、核电、风力发电来代替火力发电,积极发展新能源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