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ID:24138737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_第1页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_第2页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_第3页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_第4页
资源描述: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第1 2005年7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上真正体现建设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节约型社会的原则,广泛推行节约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循环经济从何入手如何将循环经济原理运用到实践中,笔者通过长期实践和思考,总结提出了四个“入手”、一个“机遇”(一个“机遇”放在“五个一”中一道阐述)。一是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入手。讲清为什么要从这里入手,今天谈节约型社会与

3、过去谈节约的涵义有4点不一样,并讲清怎样抓好节电、节水、节油、节煤、节地、建筑节能、资源与废弃物综合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发展服务经济、从根本上减少资源消耗等方面。二是从治理污染入手。把治理污染与加快发展结合起来,变单纯的赔钱为既要花钱又要赚钱。三是从生态修复入手。变单纯的恢复治理生态环境为经营生态环境,即对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在治理改造的基础上,保护好,优化好,利用好,就可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从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入手。这实际上是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

4、和环境友好型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之一。特别是安徽省临泉县把农村专业技术经济协会这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和循环经济这种先进的经济模式相结合,起到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是一个创新。●推行循环经济的手段行政手段。国发[2005]22号文件明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确定一位领导同志负责循环经济发展工作,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做到层

5、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政策手段。2005年6月21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把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务求使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会议要求,要抓紧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和各单位,切实抓出成效。法律手段。2005年3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明确要求:“加快制定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发[2005]21、22

6、号文件对加强循环经济的法制建设都做了明确规定。市场手段。发展循环经济也要按市场经济的办法,引入市场机制来推动。比如,德国对垃圾的处理,有个突破性观点,垃圾不是处理,而是一种产业,垃圾不准烧,不准埋,政府采取BOT方式招标,谁有这方面技术就把垃圾给谁。现在,德国有的企业已掌握这方面的技术。●循环经济的要点一个目标:对企业来说,要突出以节能降耗减本治污,再生就业发展增效为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一门学问:循环经济是一门解决实际问题的全新学问。一场革命: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理念,还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先进的经济模式,更是一场

7、深刻的环境革命、经济革命和技术革命。世界著名哲学家库恩说:“科学是通过从一种范式向另一种范式的革命而不断发展。”比如,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范式的转换,是一场物理学的革命。从欧式几何学到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也是范式的转换,是一场数学特别是几何学的革命。一句话:循环经济就是保护环境的经济。这句话是一个小学生在去年11月18日讲的,我和在场的人都认为这句话对循环经济的表述非常简练、非常朴实、非常到位。这说明循环经济并不高深,循环经济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真信、真学、真用,就会有用有效。一个机遇:发展循环经济,

8、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了经济发展模式,还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带来了新的产业、产品的调整方向。可发展环境产业(即面向末端污染控制的产业,面向洁净生产技术的产业,面向绿色洁净产品的产业,面向生态环境功能服务的产业)、资源和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节能降耗产品、可再生能源、健康产业、服务经济等。为: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徽省科协主席(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