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金陵驿》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文天祥《金陵驿》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ID:24147361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文天祥《金陵驿》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_第1页
文天祥《金陵驿》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_第2页
文天祥《金陵驿》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_第3页
文天祥《金陵驿》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文天祥《金陵驿》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天祥《金陵驿》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文天祥《金陵驿》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金陵驿①文天祥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宿于驿站时所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8.这首诗首联有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现实?(4分)9.王国维《人间词话》评价文天祥的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远在圣与、叔夏、公谨诸人之上。”而文天祥在宋亡后写的

2、诗,更悲壮慷慨、气贯长虹。请结合本诗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8.首联有“衰草”、“离宫”、“夕晖”、“孤云”等意象。(2分)描绘了一片惨淡的夕阳斜照着长满衰草,孤云飘荡的离宫景色,暗喻南宋王朝覆灭,满目疮痍,一片凄凉,诗人无所依托的残酷现实。(2分)9.这首诗触景生情,景中寓情,巧妙地化用典故,将自己的亲身感受、金陵的历代兴亡以及前人的咏叹等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自己深沉而复杂的内心情感,柔婉含蓄但又淋漓尽致,外柔内刚,深挚悲壮。(2分)特别是“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对祖国的一片赤诚,这是用鲜血和生命写出来的诗篇。(2分)赏

3、析《金陵驿》写于公元1279年的深秋,此时,南宋政权覆亡已半年有余,金陵(今南京)也被军元军攻破四年多。诗人文天祥战败被俘,在被送往大都(今北京)的途中经过金陵,抚今思昨,触景生情,留下了这首沉郁苍凉寄托亡国之恨的著名诗篇。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夕阳落照之下,当年金碧辉煌的皇帝行宫已被荒草重重遮掩,残状不忍目睹。不忍目睹却又不忍离去,因为它是百年故国的遗迹,大宋政权的象征,看到她,就好像看到了为之效命#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的亲人,看到了为之奔走的君王。“草合离宫”与“孤云漂泊”相对,则道

4、出国家与个人的双重不幸,染下国家存亡与个人命运密切相关的情理基调。“转夕晖”之“转”字用得更是精妙到位,尽显状元宰相的艺术风采:先是用夕阳渐渐西斜、渐渐下落之“动”反衬诗人久久凝望、久久沉思之“静”,进而与“孤云飘泊复何依”相照应,引发出诗人万里长江般的无限悲恨,无限怅惘。一个处境悲凉空怀“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复国壮志的爱国者的形象随之跃然纸上。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山河依旧,可短短的四年间,城郭面目全非,人民多已不见。“元无异”“半已非”巨大反差的设置,揭露出战乱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反映出诗人心系天下

5、兴亡、情关百姓疾苦的赤子胸怀,将诗作的基调进一步渲染,使诗作的主题更加突出鲜明。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满地芦花”犹如遍地哀鸿,他们之所以白花如发和我一样苍老,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深深埋着说不尽的国破恨、家亡仇、飘离苦。原来王谢豪门世家风光不再,燕子尚可“飞入寻常百姓家”,现在老百姓亡的亡,逃的逃,燕子们也是巢毁窝坏,到哪里去安身呢?拟人化的传神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诗人在哭,整个金陵也在哭,亦使悲凉凄惨的诗人自身形象更加饱满。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尽管整个金陵城都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中,我也不愿离她而

6、去,因为她是我的母亲,我的挚爱。但元军不让我在此久留,肉体留不下,就让我的忠魂化作啼血不止、怀乡不已的杜鹃鸟归来伴陪您吧。本联与诗人《过零丁洋》里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谓是异曲同工,旗帜鲜明地表达出诗人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四年后,诗人受尽种种折磨和苦难,战胜种种诱惑和威胁,从容就义,用生命和鲜血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