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读与写的桥梁[论文]

架起读与写的桥梁[论文]

ID:24166609

大小:1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架起读与写的桥梁[论文]_第1页
架起读与写的桥梁[论文]_第2页
架起读与写的桥梁[论文]_第3页
架起读与写的桥梁[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架起读与写的桥梁[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架起读与写的桥梁架起读与写的桥梁江苏扬州市育才实验学校(225100)姜绚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关系紧密,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阅读与作文的结合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又能使学生在实际接触中掌握锤炼语言的技巧。架起读与写的桥梁,关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读写结合需要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也是如此,学习任何知识,首先要学生乐学,如果没有这样的兴趣,再多的知识也学不进去,再好的老师也无能为力。习作,是学生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是把自己的经历、体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方式

2、。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侧重于标点符号、文章结构、表达方式的训练,经常忽视学生的写作心理,甚至视学生的写作心理于不顾。完成习作,这是教师对学生的要求,甚至于是必须执行的命令,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愿意,是否有表达的需求。很多调查结果表明:写作方法指导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学生对写作没有了热情,就不会积极主动地积累写作素材,而是胡编乱造敷衍老师。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心理需求,习作也就失去了“源头活水”。二、读写结合需要情境如何将读与写的桥梁架设得更完美,更自然?要实现这个目标,老师必须引领学生找到一条实实在在的

3、路径,使学生既了解写作的方法,又能有意识地运用。创设习作情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广玉兰》的第三段时,我引导学生体会广玉兰花的形态,学生在我的层层引导下,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读得进。我引导学生多读课文,体会作者写作的步骤:先介绍广玉兰花的颜色和质感,让学生思考、感悟并习得文中的“纯白色”“青绿色”“冰雕玉琢”“柔韧弹性”等精妙的词语;接着介绍广玉兰花的四种不同形态:含羞待放的、刚刚绽放的、盛开着的、开过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心平气和地读,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读出喜爱之情。通过朗读,学生徜徉在

4、文本中,体会到了文章语言的精妙。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将自己内化的语言和写作方法表达了出来,运用语言的水平得到了提高。二是记得住。阅读的基础是学习、内化与积累。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段,语言积累是这段时间最为重要的事情,是为后面的习作打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让学生反复朗读关于花的颜色、质感、形态的段落,积累丰富的语言文字材料,存储一些语言模式和语言图式,使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反应机制,能灵活运用在相似的主题中。三是用得上。学会运用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是学生理解和内化语言的延续,是一种语言实践,是

5、对学生的综合考查。在展开教学环节之后,我安排了描写花的小练笔。小练笔,为学生刚刚储备的知识搭建了一个实践平台,学生有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内化和吸收。事实上,学生的片段练习已有一定的水准,在我预设的情境中,他们不仅模仿了作者的写法,还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阅读积累。如:“丁香花的花蕊若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它的花蕊很细小,夹在花瓣之中,就像一个害羞的花仙子整天躲在闺房里。”“有些花瓣已经落到地上,花虽‘零落成泥碾作尘’,但其香如『故。”三、读写结合需要迁移从读到写是一种飞跃,多读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写。迁移能使已有的知

6、识、技能得到进一步巩固,从而熟练运用。除了语言、结构、写作方法等因素外,迁移也是读与写的重要因素。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运用写作方法呢?在《广玉兰》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模仿课文中写广玉兰花的片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关于花的片段的描写正是读与写的迁移点,学生学得认真,写得自然,得心应手。四、进行多次训练读与写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体现。多读能促使学生更好地写作,多写能促使学生读更多的书。多读和多写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教师应如何促使学生多读和多写?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赏析或者吟诵

7、名篇美文,摘录好词佳句,做好读书笔记;利用习作课对学生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对学生的习作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以片段练习为主,文章不要太长,应以小练笔为宜,多给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一种写作方法是需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才能内化为学生的写作技能的。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必须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鼓励学生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第三,读与写之间的迁移,教师不能说什么就是什么,应该让学生充分理解和体会,独立思考,努力创新。加上了独特的想法和情感体验的

8、作文才是有鲜活的生命力的作文。总之,在习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敢于放手,把握好指导的尺度,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适时点拨、启发学生。在习作修改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扩展习作课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责编莫彩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