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

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

ID:24174089

大小:322.50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0-21

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_第1页
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_第2页
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_第3页
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_第4页
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_第5页
资源描述:

《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五、并联校正和复合校正并联校正(反馈校正)G1(s)G2(s)Gc(s)Xi(s)Xo(s)反馈校正的基本原理第六章系统的性能与校正Collegeofmechanical&electronicengineering上式表明,当局部反馈回路的开环增益远小于1时,该反馈可认为开路,已校正系统与未校正系统特性几乎一致;第六章系统的性能与校正Collegeofmechanical&electronicengineering当局部反馈回路的开环增益远大于1时,局部反馈回路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反馈校正装置,校正后系统的特性几乎与

2、被反馈校正装置包围的环节无关。因此,适当选择反馈校正装置的形式和参数,可以消除未校正系统中对系统动态性能改善有重大妨碍作用的某些环节的影响,使已校正系统的特性发生期望的变化。第六章系统的性能与校正Collegeofmechanical&electronicengineering若

3、G2(j)Gc(j)

4、具有下图所示的特性,则就可利用反馈校正保持原系统的低频和高频特性不变(即系统的稳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不变)。通过将中频段改造为G1(s)/Gc(s),达到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目的。20lg

5、G2(j)Gc(j)

6、

7、120第六章系统的性能与校正Collegeofmechanical&electronicengineering反馈校正的基本作用减小被包围环节的时间常数KcG2(s)Gc(s)X1(s)X2(s)位置反馈等效环节仍为惯性环节,但开环增益及时间常数均减小1+K2Kc倍。第六章系统的性能与校正Collegeofmechanical&electronicengineeringKcsG2(s)Gc(s)X1(s)X2(s)速度反馈(软反馈)等效传递函数与未校正前相同,但开环增益及时间常数均减小1+K2Kc倍。第六

8、章系统的性能与校正Collegeofmechanical&electronicengineering降低对被包围元件参数变化的敏感性G2(s)Gc(s)X1(s)X2(s)无反馈时:若G2(s)由于元件参数的变化引起G2(s)的变化量,则由此引起的输出变化量为:X2(s)=G2(s)X1(s)第六章系统的性能与校正Collegeofmechanical&electronicengineering引入反馈校正后:G2(s)产生G2(s)的变化时,输出为:一般

9、G2(s)

10、>>

11、G2(s)

12、,则:第六章系统

13、的性能与校正Collegeofmechanical&electronicengineering从而:显然,由G2(s)的变化引起输出变化量比校正前减小了

14、1+G2(s)Gc(s)

15、倍。一般,系统不可变部分的特性,包括被控对象在内,其参数稳定性与其自身因素有关,无法轻易改变;而反馈校正装置的特性及元件的参数稳定性可由设计者选择,因而,反馈校正的这一特性可有效降低系统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第六章系统的性能与校正Collegeofmechanical&electronicengineering等效替代串联校正KcG2(s

16、)Gc(s)X1(s)X2(s)位置反馈串联超前校正第六章系统的性能与校正Collegeofmechanical&electronicengineering速度反馈KcsG2(s)Gc(s)X1(s)X2(s)串联超前校正第六章系统的性能与校正Collegeofmechanical&electronicengineering近似速度反馈G2(s)Gc(s)X1(s)X2(s)>T2,1+rK2>>1滞后-超前校正特点:不降低开环增益。第六章系统的性能与校正Collegeofmechanical&electron

17、icengineering反馈校正与串联校正的比较一般,串联校正比反馈校正简单,但串联校正对系统元件特性的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反馈校正对系统元件特性的稳定性要求较低,因为其减弱了元件特性变化对整个系统特性的影响;但反馈校正常需由一些昂贵而庞大的部件所构成,对某些系统可能难以应用。反馈校正可以起到与串联校正同样的作用。且具有较好的抗噪能力。第六章系统的性能与校正Collegeofmechanical&electronicengineering反馈校正的设计G1(s)G2(s)Gc(s)Xi(s)Xo(s)G3(s)

18、H(s)未校正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G0(s)=G1(s)G2(s)G3(s)H(s)第六章系统的性能与校正Collegeofmechanical&electronicengineering加入反馈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当

19、G2(j)Gc(j)

20、<<1时G(s)G0(s)当

21、G2(j)Gc(j)

22、>>1时第六章系统的性能与校正Collegeofmechan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