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初中生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研究

聋校初中生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研究

ID:24175169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聋校初中生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研究_第1页
聋校初中生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研究_第2页
聋校初中生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研究_第3页
聋校初中生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聋校初中生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聋校初中生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研究----特殊教育论文-->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与整体构思在特殊教育领域,听觉障碍学生的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及其关系,也亟需广泛关注与重视。我国听觉障碍青少年是不容忽视的社会群体,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听觉障碍人数占残疾人总数的24.16%,蒼校有1600余所,18岁以下的耳聋青少年约182万人。听觉障碍也称听力残疾、听力障碍,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以致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国内研究指出听障初中生的社会交往存在问题,不良的同伴关系对听障学生的心理

2、和行为产生极大影响,导致孤独、退缩、打架甚至自杀和犯罪等行为发生(张杨,2011)。由于个体的发展与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班级是学生在校人际关系和各类活动的主要场所,班级环境作为学生成长的生态环境之一,对学生的社会行为产生极其重要影响。而我国听障学生主要在晕校就读,聋校存在班额小、年龄差异大以及跨年级交往等特点,这形成了聋校独特的班级生态环境,可能对听障学生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发展产生独特的影响,导致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与普通学生有所不同。........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与整体构思1研究背景为此,本文将整理国内外关于同伴关

3、系和社会行为的概念与测量方法,梳理普通学生和听障学生同伴关系、社会行为以及二者关系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听障初中生的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特征,进一步探索听障初中生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的关系。一方面,扩展聋教育的研究领域,丰富和深化特殊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听障初中生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为改善其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干预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聋校和教师提供更加具体的建议。长期以来,围绕普通学生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同伴关系中同伴接纳层面。然而,同伴接纳、友谊和同伴网

4、络在儿童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虽有重合,但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友谊和同伴网络与社会行为的关系也值得探讨。目前,国内外已有研究中,尚未发现对听障学生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虽然ithBrownell,2003)。.........第五部分总结与展望1研究结论本研究采用社会测量提名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听障初中生在个体、双向和群体三个水平的同伴关系,分别为同伴接纳、友谊和同伴网络。采用社会行为提名分析听障初中生的社会行为,包括活跃社交、亲社会、社交退缩和受欺负。最后,进一步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采用回归分析探索不同水平

5、的同伴关系对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研究结论如下:(1)同伴关系包括同伴接纳、友谊和同伴网络三个水平。听障初中生的同伴接纳不存在年级差异,友谊和同伴网络存在年级差异,七年级学生的朋友数量少于八、九年级。听障初中生同伴关系的性别显著,男生的消极提名显著超过女生,同伴接纳程度低于女生。朋友数量和朋友间的亲密袒露与交流少于女-->生,男生在同伴网络中的孤立者多而团体成员少,同伴网络密度和内向度数中心度低于女生。2反思与展望本研究从同伴接纳、友谊和同伴网络三个维度全面考察我国听觉障碍初中生的同伴关系,探索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的年级和性别特征

6、,并深入分析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的关系,挖掘听障初中生同伴接纳、友谊及同伴网络三个维度的同伴关系预测社会行为的可能性和作用大小。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1)当前关于听障学生同伴关系的研究集中于同伴接纳和友谊两方面,本研究将同伴网络纳入听障学生的同伴关系,首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听障初中生的同伴网络,开展对听障初中生群体水平同伴关系的探讨。(2)前人对听障学生社会行为的研究散见于对其社会适应和人格特征等相关研究中,本研究将班级戏剧问卷改编为适用于听障学生的社会行为提名问卷,开展对听障初中生社会行为的钻研,并深入分析同伴关

7、系以及社会行为的关系,比较三个水平的同伴关系对社会行为的预测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推进了我国听障初中生同伴关系和社会行为的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