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在创伤骨科中的应要与护理

vsd在创伤骨科中的应要与护理

ID:24179367

大小:6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vsd在创伤骨科中的应要与护理_第1页
vsd在创伤骨科中的应要与护理_第2页
vsd在创伤骨科中的应要与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vsd在创伤骨科中的应要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VSD在创伤骨科中的应要与护理张美蓉(湘丙自治州人民医院骨三科湖南吉首416000)【摘要】总结并分析39例经VSD(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的创伤骨科患者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护理方法包括:对负压进行调节,并确保负压吸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保障引流通畅,并对创面感染进行预防。所有患者经过两周到一个月的治疗,其创面均良好愈合。因此,综上所述,在二期手术中,VSD治疗可以带来坚实基础,也能够促进创面的早H闭合,防止发生感染,并采用彻底有效的循环方法,来将局部循环改善,早日修复创面。【关键词】创伤骨科患者软组织缺损肌腱外露骨外露VSD闭式引流正确调节负压保持持续有效负压吸引【

2、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3-0275-01随着工业和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创伤骨科病人U趋增多。此类高能量损伤病人损伤面积大,软组织破坏严重,创面污染重,多伴合并有肌腱、神经、骨外露。自2011年5月至2012年9月,我科采用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9例骨伤患者中,男30例,女9例;年龄5-60岁;其中蛇咬伤致软组织坏死5例,皮肤缺损肌腱外露16例、骨外露5例,单纯软组织缺损1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3例。木组39例患者均不能一期缝合,需长期换药或换药后

3、再行二期、三期手术或更多次手术才能愈合,甚至最后载肢(指)。木组患者经彻底清创后全部采用VSD治疗。1.2方法:当患者在手术室行VSD后回病房,首先要连接中心负压引流装置,当负压接通后,调节负压并维持在60-80kpa,VSD敷料塌陷,则证实VSD封闭良好,负压引流奋效,根据患者创面情况可选择另一根硅胶管接伤U冲洗管。1.3治疗结果:本组39例患者,9例经7-10d引流后,肉芽组织生长新鲜、健康、茂盛,行植皮或缝合后愈合;17例创面仍冇肌腱外露、骨外露行组织皮瓣移植覆盖后均愈合;13例经再次置入VSD材料后创面缩小再行植皮或皮瓣移植后愈合,无全身及局部并发症了生。2护理2

4、.1一般护理:应让患者卧床休息,并将苏患肢抬高,以保证血液冋流顺畅,并奋效消除肿胀,并加强对患者体温及肢体颜色等的观察,注意保暖。依据患者实际情况的不同,制定相应的计划,让患者定期进行功能锻炼,并对患者提供一定的营养支持,给予患者一些热量较高的,容易消化的食物,合理控制其饮食。2.2对患者负压进行调节,首先应将负压引流装置备好,并检査其吸引器压力表的性能。对负压进行调节,并设置其压力在在70千帕左右,根据引流的情况进行对其进行微调,防止因为压力太小而出现吸引不足的现象,己达到充分引流。如果压力太大的话,很容易导致创面和VSD贴的太紧,从而缩小空隙,不能起到毛细血管虹吸功能

5、,不利于肉芽组织和渗出物正常生长,也会导致创面发生出血现象2.3引流管保持通畅,应紧密连接各管道,防止引流管因为受压阻塞或脱出等,避免引流受阻,同吋,如果引流管堵塞或者管道被血凝块堵塞,都应及吋进行清洗,并对引流液颜色加以记录。2.4应确保负压吸引的连续冇效性。负压吸引的连续性是创面修复冇效性的保证,加强对VSD敷料情况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确保引流通畅,防止敷料塌陷。确保引流管存在管型,如果因为敷料膨胀而无法看见管型,则会导致创面渗出分泌物,或者半透膜封出现漏气的声响,这吋候应及吋对其原因进行清查,如果发现吸出大量血液时,应立刻向医生汇报,并检查患者创面中有没有活动

6、性的出血,及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3讨论3.1高能量所致此类患者局部软织损伤重、出血多、病情复杂、手术吋间长,可能造成感染、创面不愈合、骨髓炎甚至肢体坏死。3.2VSD负压吸引能及时彻底地清除腔隙的渗液,治疗优于抟统换药和引流;缩短治疗吋间;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肉芽生长、组织水肿消退和创面修复;避免交叉感染;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和换药吋带来的痛苦;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3.3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护理是很必要的,只奋确保患者护理工作的配合,加强对感染的控制,并给与其彻底的引流及到位的营养支持,保持引流的通畅及冇效性,才能够避免发生并发症,将创面愈合吋间缩短,以提高手术成功概率。综

7、上所述,在二期手术中,VSD治疗可以带来坚实基础,也能够促进创面的早日闭合,防止发生感染,并采用彻底冇效的循环方法,来将局部循环改善,早日修复创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