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ID:24184136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_第1页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_第2页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_第3页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_第4页
资源描述: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注释]    1、镗:鼓声。    2、踊跃:操练武术时的动作。兵:武器。    3、“土”、“国”同义。城漕:在漕邑筑城。漕邑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    4、南行:指出兵往陈、宋。这两国在卫国之南。三四句表示宁愿参加国内城漕的劳役,不愿从军南征。    5、孙子仲:当时卫国

2、领兵南征的统帅。“孙”是氏,“子仲”是字。孙氏是卫国的世卿。    6、陈国国都在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宋国国都在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平陈与宋”是说平定这两国的纠纷。    7、不我以归:“以”和“与”通。“不我以归”就是说不许我参与回国的队伍。    8、有忡:犹“忡忡”。心不宁貌。    9、爰:疑问代名词,就是在何处。这句是说不晓得哪儿是我们的住处。    10、丧:丢失。这句是说不知道将要在哪儿打败仗,把马匹丧失了。    11、于以:犹“于何”。以下两句是说将来在哪儿找寻呢?无非在山林之下吧。这是忧虑战死,埋骨荒野。    12

3、、死生契阔:言生和死都结合在一起。契:合。阔:疏。“契阔”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义。    13、成说:犹“成言”,就是说定了。所说就是“死生契阔”、“与子偕老”。子:作者指他的妻。下同。    14、于嗟:叹词。阔:言两地距离阔远。    15、活:读为“佸”,相会。    16、洵:《释文》谓《韩诗》作“夐”,久远。末章四句是说这回分离得长远了,使我不能和爱人相会,实现“偕老”的誓言。    [题解]    这是卫国远戍陈宋的兵士嗟怨想家的诗。据《左传》,鲁宣公十二年,宋伐陈,卫穆公出兵救陈。十三年,晋国不满意卫国援陈,出师讨卫。卫国

4、屈服。本诗可能和这段史事有关。揣想当时留守在陈宋的军士可能因晋国的干涉和卫国的屈服,处境非常狼狈,所以诗里有“爰丧其马”这类的话。第三章和末章都是悲观绝望的口气,和普通征人念乡的诗不尽同。    [余冠英今译]    擂大鼓咚咚地响,练蹦跳又练刀枪。家乡里正筑漕城,偏教我远征南方。    孙子仲把我们率领,平定了陈宋的纠纷。回老家偏我没份,可教我心痛难忍。    哪儿是安身之地?在哪儿丢失了马匹?丢马匹哪儿找寻?南方的一片荒林。    生和死都在一块,我和你誓言不改。让咱俩手儿相搀,活到老永不分开。    如今是地角天涯!想回家怎得回家!如今是

5、长离永别!说什么都成空话!    [参考译文]    擂起战鼓响咚咚,战士踊跃舞刀枪。别人修路筑漕城,我独远行去南方。    跟着统帅孙子仲,联合友邦陈与宋。不能让我同回家,满怀忧愁难自控。    哪儿停下哪儿住?哪儿丢失那些马?哪儿能够找到它?在那深深丛林下。    誓同生死志如金,你我约言记在心。紧紧握住你的手,白头偕老永不分。    啊哟道路太遥远,不让相聚在一堂。啊哟离别太久长,约言难守我心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