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诊断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cta诊断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价值

ID:24199714

大小:70.0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cta诊断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价值_第1页
cta诊断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价值_第2页
cta诊断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cta诊断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CTA诊断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价值孙晶涛1,2(1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2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镇医院内蒙古通辽028036)【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243-01【摘要】目的探讨CTA诊断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现分析木院2011年01月至2012年09月25例脑血管病变患者行CTA检查,采用高压注射器以2.5-3.0ml/s速率行外周静脉注射,行螺旋CT容积扫描,采用SSD和MIP技术进行扫描范围内脑血管三维成像,检岀22个病变,发现脑动脉瘤9例,10个AVM,脑动脉狭窄3个。结果CTA

2、可以清晰显示较粗大的脑动脉,对Wliis环及大脑前、中、后动脉主干及其分支显示良好,能够明确颅内动脉瘤及血管畸形的部位、形态、大小、起源以及与周围脑血管和颅骨的解剖关系,对于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及脑动脉狭窄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脑血管造影脑血管病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CTA(CTangiography)是近年来利用CT三维成像功能进行血管性病变诊断的一种先进检查方法,尤其用于脑血管瘤性病变,国外己有不少报道[1],国内文献尚不多见[2]。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18〜65岁(平均49.4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癫痫等。临床

3、初诊:脑出血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9例,急性脑梗塞2例。1.2方法釆用SiemensSensation256层CT机。CTA成像采用3D-CT软件系统。木组病例行CTA之前均行CT常规轴面平扫。增强采用螺旋CT扫描方式,扫描参数:设备使用128mm×0.625mm的探测器,管电流800mA,管电压120kV,视场(FOV)158.0mm,扫描层厚0.9mm,机架转速0.27S/转,螺距0.16,重建阵距为512×512,采用扇区选择扫描方式,连续扫描数据采集,1mm图像重建;3D成像处理方式:对比剂用优维显,剂量1.5ml/kg,高压注射速率2.5-3.0ml/s,行外

4、周静脉注射,动脉期延迟15〜20s,静脉期延迟50s。原始图像通过局域网俾输至GEAdvantageWindowsXP工作站,对二维原始图像进行处理,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来显示轴位、冠状面、矢状面及任意角度的脑血管立体图像,用表面遮蔽法(SSD或3D)显示重叠的血管和血管外部轮廓,结合原始图像进行分析,并与DSA和手术结果进行对照。2结果CT平扫显示:脑出血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CTA显示:脑动脉瘤16例(其中单发动脉瘤12例,多发4例,共20个动脉瘤,位于后交通动脉9例、前交通动脉7例、大脑中动脉4例),AVM7例,脑梗死3例。DSA和手术结果对CTA诊断的验证:CTA的诊断

5、结果中漏报1个动脉瘤,其他完全一致。3讨论CTA成像技术冇以下优势:扫描速度快,扫描吋间短,螺旋CT扫描速度快,增强扫描多在30秒左右完成,扫描数据后处理及3D-CTA(MIP及SSD)重建均在计算机工作站完成,并在检查扫描过程中不必中断临床治疗。病变定位准确,由于CT扫描图像及数据经3D软件系统处理后,可以获得脑血管空间立体结构,它可以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宽度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并可以任意旋转图像,多角度观察,能获得完整的形态及与邻近血管、颅骨的空间解剖关系,并II可以在显示器上多方位、多角度旋转以使病变得以最清晰地显示,极人地方便了临床手术方案的设计。CTA动、静脉双期扫描对诊断脑血

6、管病变有重要意义,可以得到相当清晰的3D重建图像,对脑血管病变的诊断十分有效、安全,而且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此外,CTA不仅能显示血管瘤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血管结构的解剖关系,而且与颅骨结构关系非常清楚,为选择治疗方案及手术入路提供可靠依据。CTA还可以显示血管变异、血管发育不良及血管畸形。在显示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方面,不仅可以显示狭窄或闭塞部位、形态,还可以显示血管壁硬、软斑块,故笔者认为CTA对脑血管狭窄或闭塞也奋价值。总之,CTA是一种无创伤的颅内血管性病变检查方法,不受病情限制,适合于不能做动脉造影和行长吋间检査者,安全、方便、快速、定性、定位明确,对动脉瘤及AVM引起的脑出血及蛛网膜下

7、腔出血病因的早期诊断、治疗有重要意义,对患者预后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作为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脑血管性病变筛选的首选方法。参考文献[l]AokaS,SasakiY,MachidaT,etal.Cerebralaneurysms:Detectionanddelineationusing3D-CTangiography.AJNR,1992,13:1115.[2】周存升,马睿,柳橙,等.CTA对颅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