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视域下如何突出语文教学主体的阅读回归

浅析新视域下如何突出语文教学主体的阅读回归

ID:24200446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浅析新视域下如何突出语文教学主体的阅读回归_第1页
浅析新视域下如何突出语文教学主体的阅读回归_第2页
浅析新视域下如何突出语文教学主体的阅读回归_第3页
浅析新视域下如何突出语文教学主体的阅读回归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新视域下如何突出语文教学主体的阅读回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新视域下如何突出语文教学主体的阅读回归【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突出主体的阅读回归,努力让学生走进文本,重视感受体验和整体的把握。  【关键词】阅读教学整体感悟特点实施策略  【】G632【】A【】1674-4810(2011)20-0100-0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提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整体把握课文”。“整体感知(把握)”的内涵,不是停留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上,而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

2、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熟读精思,才能领悟文章丰富的内涵,欣赏语言文字和思想情感中特有的美,进而提高感悟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由此笔者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应倡导整体感悟,引领学生“把握整体意蕴,深入感悟文本”。努力让学生走进文本,突出主体的阅读回归,重视感受体验、整体把握。  一以读促悟,读中悟意  要使学生能够整体感悟,“读”是最基本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朱熹说:

3、“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这就是说,要学生沉潜在作品之中,忘情地读,美美地读,细细品读,由读生感,感中得悟,深入文本内核,同文本在鲜活的生命律动中展开交往,读出语感和情趣,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读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力求“文若己出”,通融一体,达到神会其中的境界。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  读的方式可以很多,如:教师范读、学生领读、朗读接龙、学生齐读、学生默读、分角色读、快速读、表演读等。但不管怎样的读,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悟”。笔者在阅读教学中运

4、用“读——品——悟”的朗读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效果明显。  由感而悟,由读而悟,读为根本,悟为核心。让文本在朗朗读书声中走进学生的心灵。  二个性解读,多元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它告诉我们: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学生个性为依归,

5、应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  《伤仲永》一文,以仲永的事例,阐述后天教育在人成长中的重要性。在疏通文句整体把握课文后,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到泯然众人,是谁之过?”学生思考交流,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仲永的父亲贪图眼前利益,不让他学习;“邑人”吹捧他们,而且常出钱让仲永作诗;仲永自己“受于人者不至也”,没有去学习。理解得很正确,应该说学生已深入文本了。这时,一学生提出新的解读:还有文章中“我”之过。一个全新的解读,听来不可思议。于是让学生再读课文,再次深入文本,学生得到这样

6、的理解:“我”在文章中写出了三方面的原因导致方仲永“泯然众人”,应该是位读书有成就的人,应该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我”“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得出“不能称前时之闻”的结论,“我”既然认识到仲永不如前时之闻,为什么对于一个才华开始衰退、潜伏着危机的仲永不深入问其中缘故,并给他指出其中原因呢?这种冷漠的做法,难道没有过错?学生能言人之未所言,真令人高兴,我肯定了学生的感悟。解读虽偏激但不乏创意,真正体现了个性、体现了独特。当然也让学生认识到,这是借事说理的文章,“我”并不一定真有其人。  尊

7、重个性,接纳多元。让文本在个性体验中走进学生的心灵。  三支点突破,深入感悟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教学中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找到文本的一个支点,就能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把握”和“整体感悟”。下面仅就抓住关键文眼这一支点来举例。  如,有位教师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