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的手术技巧

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的手术技巧

ID:24203540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的手术技巧_第1页
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的手术技巧_第2页
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的手术技巧_第3页
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的手术技巧_第4页
资源描述:

《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的手术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的手术技巧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矫正;手术技巧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鼻中隔偏曲黏膜下矫正术是矫正鼻中隔偏曲的根本措施,我院1998~2007年共手术治疗4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参照耳鼻咽喉手术学[1]和有关文献报道,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7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16~45岁。主要症状为鼻塞、头痛,部分患者有反复出血、嗅觉减退。所有患者术前均做鼻窦CT,了解偏曲部位和是否有鼻窦炎。47例患者中

2、,前部偏曲17例,高位偏曲16例,低位偏曲5例,高位偏曲伴低位嵴状突起7例,前部偏曲伴后部低位矩状突起2例。47例患者中有42例合并不同程度的鼻窦炎,26例伴有一侧或双侧下鼻甲肥大,23例行鼻内镜下手术。  1.2手术方法  患者取半卧位,1%的卡因10ml加1‰肾上腺素1ml的湿棉片置双鼻腔表面麻醉,1%利多卡因10ml加肾上腺素3滴做双侧鼻中隔黏骨膜下浸润麻醉。24例在传统方法下进行,23例在0°或30°鼻内镜下进行。切口选在左侧鼻腔,鼻前庭皮肤与黏膜交界处的皮肤侧,如有低位偏曲,切口适当向鼻腔底部延伸,形

3、成L型,切口长度大于偏曲部位3~5mm。切开黏膜后,如有出血,影响手术视野,用肾上腺素小棉球彻底止血,以便清晰辨认黏骨膜。用比较薄边缘钝的剥离子,撬起切口边缘,显露白色的软骨表面,黏骨膜下钝性剥离直至暴露整个偏曲部位,在原切口后方2~3mm处切开软骨层,并分离对侧黏骨膜,范围和左侧相同。插入鼻中隔牵开器,回旋刀切取鼻中隔软骨约1.5cm×1.5cm大小,置入生理盐水中备用。去除偏曲的筛骨垂直板、梨状骨,如为低位偏曲,鱼尾凿凿去腭骨鼻嵴。彻底矫正后,黏膜复位铺平。有下鼻甲肥大者,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合并鼻窦炎严重

4、者,行钩突切除筛窦开放术。缝合切口3~4针,双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术后48h取纱条,5d拆线。  2结果  所有患者鼻中隔均获满意矫正,随访6个月~1年,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1例鼻中隔血肿,经切开刮除血凝块治愈;2例出现术中出现洞穿,术后经换药,愈合良好,未出现穿孔。  鼻中隔手术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是鼻中隔穿孔,术中预防鼻中隔洞穿关键在于:①切口部位要在鼻前庭皮肤与黏膜交界的皮肤侧,此处组织韧性好,可扩张性强,剥离不易撕裂,这与陈恩凤[4]观点一致,如低位偏曲,可延长切口。如黏膜糜烂,用红霉素眼膏涂布,待黏膜

5、基本正常后再行手术。②剥离要确保在黏骨膜下进行。在切口上选择5mm区域用小圆刀片轻刮,用1‰肾上腺素小棉球止血,显露白色软骨面,用薄的剥离子撬起切口边缘,上下剥离,由前向后剥离到鼻中隔软骨与梨骨的交界处,能感觉到明显阻力,表明在黏骨膜下,此时可以在原基础上放心地上下剥离。鼻中隔嵴或棘是最容易造成穿孔的,要确保一侧黏骨膜完整,可以边做边压折嵴突或棘,从周围逐渐剥离。如粘连明显,不能完全剥离,则终止手术,以免造成永久性穿孔。③鼻中隔软骨层的切口,要在原切口后方2~3mm处,用刀片切一个2mm长切口,仅切开软骨的2/

6、3,用剥离子向上后方斜坡式放入软骨切口内,适当力量撬起鼻中隔软骨,上下移动,确定在黏骨膜下时,用剥离子在小切口处下拉,形成鼻中隔软骨层完整的切口。④如果术中出现洞穿,一侧黏膜完整者,一般不会引起鼻中隔穿孔。如果两侧都有洞穿,将术中取下的鼻中隔软骨修剪好重新放回术腔,以利于黏膜移行复位。  鼻中隔矫正术,另一种常见并发症是鼻中隔血肿,47例患者中1例出现血肿,与患者有过敏性鼻炎、反复打喷嚏有关。因此,围术期控制过敏性鼻炎,也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为了防止术后出现鼻中隔血肿,术中应该将术腔的碎骨片清除干净,并将偏曲的鼻

7、中隔矫正成中间位,复位后的双侧黏骨膜对合紧密,不留死腔。  [参考文献]  [1]王世勋,王燕楢.耳鼻咽喉科手术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87-296.  [2]马有祥,于德林.鼻中隔偏曲与鼻窦炎[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6,3(4):218-219.  [3]王荣光.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35(6):453-453.  [4]陈恩凤,董庆汉.鼻中隔偏曲矫正200例[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20(19):900-9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