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升:如何打造中国千亿级公司

陈东升:如何打造中国千亿级公司

ID:24203725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陈东升:如何打造中国千亿级公司_第1页
陈东升:如何打造中国千亿级公司_第2页
陈东升:如何打造中国千亿级公司_第3页
陈东升:如何打造中国千亿级公司_第4页
资源描述:

《陈东升:如何打造中国千亿级公司》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陈东升:如何打造中国千亿级公司我们都知道规模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但必定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结果。而要成为千亿级公司,更多的中国企业还需要不断历练及战略调整。企业的四次浪潮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中国企业的成长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中国第一轮经商的浪潮发生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那时很多人还不耻于经商,而胆子大的一批人则主动或者被动地下海了,他们大多做流通领域,从南方做到北方。80年代中期,国家实施价格改革,也就是“双轨制”,造就了第二轮经商的浪潮,后来学术界把它称作“寻租”,就是利用价格差。第三次浪潮是1992年,“有限责任公司暂行条例”和“股份公司暂行条例”颁布,这意味

2、着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从此诞生。第四次是上世纪末,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兴起而来的,大批的海归归国创业。所以,现在中国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充其量不过20年左右的历史,绝大部分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从目前来看,中国冲击“千亿级”的力量还远远不够,因为企业的发展同样绕不过事物成长的周期规律。规模和国际化道路不管你是早期靠胆量火到现在的,还是后来凭借特殊的资源一蹴而就的,还是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上崛起的,抑或是在风险投资的帮助下由海归们创立起来的,都面临着一个现实问题:在残酷竞争的国际大环境里,如何生存,成长,获得持续的生存能力,融入和谐的全球化市场并实现共赢?规模

3、化的道路不可回避。规模是什么?规模是“话语权”、“地位”和“眼球”。杰克·韦尔奇经常讲,一定要做第一。也就是说,你要成为行业的领袖型企业。其实企业生态和大自然一样,一定会有一棵大树,大树下一定也有繁茂的灌木丛和杂草。第二个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国际化。过去我们讲国际化是到海外办企业,而今天的国际化是什么样了?是人们跑到你的家门口,逼着你国际化了。世界大部分的跨国公司都到中国来了,所以你不走国际化的道路,不跟国际标准接轨,不跟国际行为方式接轨,不和国际管理思维接轨,不和国际技术、潮流接轨,企业未来想要在市场上立足是绝对不可能的。如何打造“千亿级”首先,没有一定的时

4、间积累是不行的。就是在短时间造就了千亿级的企业,那也会成为建在沙滩上的大厦。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经过量的积累才能带来质的飞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我看来,三年决定企业的生死,五年是基础,八年是规模,十年是小有成就,二十年才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同时,我想告诫大家,倒得最快的企业也一定是那些以最快速度成长的企业。高速成长之后,无论是资金链条,管理链条,还是市场链条,基础可能还没有打牢,“体质”还比较“虚弱”。一旦遭遇经济浪潮,先被打垮的一定是体质虚弱的那些。第二个是市场。中国本土市场的容量,是足够造就一百家世界五百强的,所以本土市场的规模相当重要。第三,除了自

5、身成长,还有资本并购。资本并购是一个自然界法则应用到企业界中来的典型:“优胜劣汰”。企业兼并、并购,一定是动态、自由化的,这其实是市场竞争的法则。为什么西方人特别崇尚完全的竞争?大家都知道完全竞争的市场是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的市场,但是为什么他们还一直怀着这种理想呢?那是因为这个理想遵循了“优胜劣汰”的法则。企业要想做大,资本并购是必要的手段,国外很多公司的不断做大,大多数都是通过并购完成的。所以,中国企业要想做大,也必须学会并购这堂课,而且中国也逐步出现了这种情况,如联想并购IBMPC,马上就进入了世界500强,还有TCL、华为、中海油等案例。当然不是所

6、有的都能做成千亿级企业。但如果你们有理想,要做这个行业的领袖型企业,那我就敢肯定地说,冲击千亿级只是时间的问题了。(系泰康人寿集团董事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