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从受众角度分析档案馆信息传播行为

试论从受众角度分析档案馆信息传播行为

ID:24213610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试论从受众角度分析档案馆信息传播行为 _第1页
试论从受众角度分析档案馆信息传播行为 _第2页
试论从受众角度分析档案馆信息传播行为 _第3页
资源描述:

《试论从受众角度分析档案馆信息传播行为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从受众角度分析档案馆信息传播行为(.lun)及效果(withwhateffect)。根据“五W”模式,档案馆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为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档案信息、四大媒体以及所有的档案X站、接受档案信息的用户、档案信息的传播效果。但是该模式没有考虑到一些复杂因素的干扰,特别它固定了传播者和受众群体的角色,忽略了传与受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反馈,从而导致档案馆档案信息传播不能顺利进行。目前来说,比较理想的档案馆信息传播模式中应更注重受众群体的反馈。  2不同受众群体的划分及其特点分析受众群体是指档案馆档案信息传播的接受者,是档案馆工作的服务对象。受众群体作为

2、档案馆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活跃因素,不可小视其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受众群体是制约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根据档案馆受众群体对档案信息的选择,大致可将受众群体划分为政府、研究人员、学生、普通公众四个层面。2.1政府由于政府多以决策型用户为主,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是根据具体工作而提出的,进而付诸于实施,其目的十分明确。他们需要的大都是有关政务方面的信息,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以便于做出更科学的决策。因而他们对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效用性要求很高。2.2研究人员研究者是档案馆的固定读者,因为他们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原始的研究材料。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

3、虚假,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其研究成果必然会前功尽弃。2.3学生学生主要由年轻人构成,属于比较活跃的群体,因而知识丰富、新颖的、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更容易受到他们的青睐,使他们更乐意接受档案馆档案信息的传播服务。一旦档案馆的档案信息得以充分传播,并得到学生的普遍认知,他们自然会从潜在受众群体转变为实在受众群体,传播者与受众群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关系也由此真正地建立起来。2.4谱通公众普通公众对档案信息的选择大多是以寻求档案作为凭证、掌握历史知识、延续集体记忆等目的为基本出发点。馆内的档案信息是否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内容是否具备广泛性、适用性,决定了公众这个庞大群体的利用需

4、求。  3档案馆信息传播的应对策略由于目前传播媒介多样化,档案信息量不断增加。尤其是互联X的普及,大量信息的无序存在使人们置身于“信息迷雾”当中。档案馆(包括档案馆X站)作为信息的聚集地和传播源,其存储的信息相对比较集中、有序,但是面对不同需求的大众,仅仅做好档案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是远远不够的。针对档案信息的传播工作,档案馆要了解不同受众群体的特点与需求,选择恰当方式将馆内信息传播至不同层面的受众群体,从而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3.1“单面说理”和“两面说理”相结合在传播学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论点,即“单面说理”和“双面说理”。美国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及其助

5、手曾在二战末期做过一个著名实验,实验表明,对教育文化程度较高的人来说,双面说理比较有效;反之,则单面说理较有效。档案馆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借鉴这种策略,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提供不同的档案信自3.2“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相结合“理性诉求”指侧重于利用事实、道理之类的档案信息阐明相关问题、相关立场,从而使受众群体了解到事实的真相,引导受众群体用理智的思想进行认知。“感性诉求”指侧重于利用具有感情色彩、渲染性的方式传播档案信息,使受众群体得到感染,从而引起受众群体感情上的共鸣。3.3动态调整与内容创新相结合由于受众群体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传播者应根据所服务受

6、众群体的要求和反馈及时进行调整。因此档案馆要适时地调整传播策略,针对不同受众群体需求变化做出整体规划与设计,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档案馆存储的档案信息具有原始记录性,这是它不同于图书馆、博物馆的根本所在。综上所述,档案馆作为社会记忆存储机构和信息传播中心,应当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文化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担负起信息传播的重要角色。档案馆的传播作用可以吸引公众的眼球,提升档案馆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了解和分析不同层面受众群体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信息传播策略,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馆的优势,取得信息传播的最佳效果,扩大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吸引更多的受众群体,从而实现档案馆工

7、作的根本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