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数量积问题的探究教学反思

向量数量积问题的探究教学反思

ID:24216069

大小:9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向量数量积问题的探究教学反思_第1页
向量数量积问题的探究教学反思_第2页
向量数量积问题的探究教学反思_第3页
资源描述:

《向量数量积问题的探究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向量数量积问题的探究》教学反思一、本节课教学设计亮点1.创设开放性问题让每位学生都能动手解题,并且要求解题策略多样化,这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富有深层次的教育价值。2.课前准备充分,不仅要想学生所想,还需要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有所准备,所以我还查阅资料,归纳出了一些思想方法,以备不时之需。3.突出“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合理。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在寻找结论的过程中,学生展示出各种思维,独到的见解,与众不同的方法。这样的教学设计课堂动态生成多,学生积极性高,并且因学生精彩而课堂精彩。4.巩固练习设计合理具有针对性。重在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

2、决问题,并且作业编制具有层次性,重在面向全体,差异分层。5.问题选取具有典型性。多以高考、会考和模拟卷中的题目为主。第一个题组铺垫作为归纳常见知识和方法,第二个问题用来提升学生们的思想,能力。二、课堂实施中设计上的不足1.在教学环节上,先学生自主思考,而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然后选取小组长上台展示组内总结出来的方法。2.对于合作分析问题2教学时,可以先将等式两边平方,得,要得到的最大值,只要求的最小值带入即可。这样利用基本不等式来解释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且高效。3.在两位学生利用几何法画圆来解释问题2时,没能在课堂中发现几何法具有不严密性。因为不管是利用投影还是正交分

3、解的方法,始终都具有的夹角和的模长两个变量。当一个变量为最大值时,另一个变量不一定为最大。下课回到办公室后,有学生和我提起这种做法具有弊端,我才恍然大悟。看来对于课堂突发生成的想法真的需要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和专业功底,这对于教师的要求必须很高。第二节课上我做了必要的解释,并且有学生举出反例来推倒他们的结论。三、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亮点因为在准备录像课之前,我至少上了8次该课。每次去的班级不同,学生的层次也有所差异,但是每次上课都能带给我新的东西,也就是课堂新生成的思想方法。这也让我能够更多的知道学生所想的知识方法,补充我的教学设计,改进我同一节课的教学,以下是8节课中生成的亮点

4、。1.在问题1中,有学生提出了利用极化恒等式来解释问题。将所求的变成,变为同一起点D。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法则知道,则,利用极化恒等式来处理问题1我在课前未能想到,学生提醒了我,原来问题1可以把所有的方法涵盖进去。2.练习1中,学生想到了利用数量积的几何意义,也就是在方向上的模乘以即可。3.练习2中,学生想到先特殊化,看成是等腰三角形,然后建立直角坐标系或者线性运算来解决问题,事半功倍。4.问题2中,有两位同学想到画圆,利用几何角度来解释。因为,所以若以圆心为起点,则的终点一定落在半径为1的圆上,再利用向量积的几何意义也就是投影来解释,最终利用函数的思想来解决问题。虽然解法不严谨

5、,但是学生们勇于探索,开拓思路。5.问题2中,当我即将补充利用极化恒等式方法解决该题时,有位同学发言。说出了可以将先变形为,然后利用极化恒等式再结合已知条件容易发现,当且仅当时取到最大值。这也很好解释了利用几何画圆方法解题时为什么当与同向时取到最大值。6.在问题2中,高三自己班上课时有学生先将等式两边平方,得,要得到的最大值,只要求的最小值带入即可。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来求的最小值即为。7.在问题2中,前面的试讲中发现有学生对于成立产生怀疑,并且有疑问。后来有学生提出,即这个不等式是成立的,当且仅当与同向时取到等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