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某某年年绿色村庄创建方案

乡镇某某年年绿色村庄创建方案

ID:2421752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乡镇某某年年绿色村庄创建方案_第1页
乡镇某某年年绿色村庄创建方案_第2页
乡镇某某年年绿色村庄创建方案_第3页
乡镇某某年年绿色村庄创建方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乡镇某某年年绿色村庄创建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乡镇某某年年绿色村庄创建方案镇某某年年绿色村庄创建方案某某年年度我镇超额完成了村庄造林绿化任务,对生态**建设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但村庄绿化与新农村建设要求差距仍然较大,农民休闲娱乐场所缺乏。为加快我镇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根据闽政文〔某某年〕21号、龙绿委〔某某年〕2号、杭委〔某某年〕1号、杭政办〔某某年〕9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某某年年“绿色村庄”创建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生态文化旅游名镇建设要求,以创建“绿色乡村”为目标,以“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为方针,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绿化建设的工作中,

2、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素质,以建设和谐生态村庄为目标,坚持规划指导,全面开展、科学栽植、因村制宜、适地适树、乡镇组织、乡村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开展植树造林,提高村镇的林木覆盖率和绿地率。二、实施原则1、适地适树,科学配置。尽量使用适合本地生长、群众喜爱的乡土树种,少使用外来树种,适当种植珍贵树种,努力营造节约型农村园林,树种选择要考虑土壤条件与周边建筑物的协调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藤则藤,做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针叶树与阔叶树相结合、经济林与用材林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结合,讲究树种的多样性,实现绿化与美化的统一。2、因地制宜,讲求特色。要根据当地

3、实际选择树种组合。有条件村庄可突出发展一个树种,构建如香樟村、银杏村、桂花村、红枫村、石榴村、香泡村等“一村一品”特色绿化村。3、尊重自然,着眼发展。村庄绿化要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避免与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相冲突。要严格保护好风景林、古树名木等原有绿化,有弘扬和发展本地森林文化。村庄绿化还要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相衔接,努力避免投资浪费。已规划为近期村庄建设用地地块,不纳入绿色村庄工程实施范围。4、种养结合,强化管护。注重加强绿化成果的管护,提高植树的成活率和保存率。5、政府推动,社会参与。财政资金投入,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村庄绿化。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广泛动员和组织各行各业的力

4、量,参与绿化造林,努力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绿化新格局。三、实施范围、时间(一)范围:我镇18个行政村。(二)时间:某某年年为实施期。6月底前基本完成非规划林地造林绿化;9月底前基本完成农民公园建设。四、创建绿色村庄标准1、建设1处以上、面积800平方米以上的农民公园,标准:(1)有专业部门正规设计;(2)有农民健身设施3种以上;(3)公园内主要造林用苗胸径5厘米以上,名贵树种达40%以上;(4)公园周围地段绿化率达80%以上;(5)管理机制减去。2、非规划林地造林:(1)苗木规格要求:大苗,胸径5厘米或苗高2米以上的景观阔叶树种;(2)面积计算方式:①种植连续

5、面积1亩以上的片林或2行以上、行距≤4米的林带,每亩合理株数≥35株,且分布均匀;②零星“四旁”植树按每亩35株大苗的标准进行折算。五、政策补助1、非规划林地造林补助政策:(1)对验收合格大苗(胸径5厘米或苗高2米以上),省财补助元/亩,县财补助元/亩。(2)非林地种植小苗(胸径5厘米以下和苗高2米以下),零星种植按100株折算1亩,省财不补,县财元/亩补助。2、农民公园补助政策:县财补助10万元,并进行年终考评。六、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1、建立组织。为加强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绿色村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由村建站、交管站、林业站、财政所、党政办、纪委办、文明办等组成,负责

6、全镇“绿色村庄”的组织领导、规划制定、现场指导、监督检查和验收工作。2、落实责任。把村庄绿化工作作为各村年终考核重要内容,明确包村干部为村庄绿化责任人,各村每月要向镇政府报告绿色村庄进度,以便汇总上报。为保证“绿色村庄”实施顺利开展,各村要落实“谁造林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政策,鼓励农户参与造林绿化,并落实树木的管护责任。一是各村要制定村规民约。二是各村对每条街道绿化要实行村干部包街道绿化责任制,从整地、挖坑、栽植、浇水到树木管护要一包到底。三是对村内栽植的绿化树木,村要与农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制,实行树木在谁家门前就归谁家所有、归谁家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护责任

7、到户。3、广泛发动。大力宣传开展“绿色村庄”的重要意义,并跟踪报道,动员和带领广大群众自己动手,美化家园。(编辑:子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