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策略

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策略

ID:24223126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策略_第1页
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策略_第2页
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策略_第3页
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策略:针对学生解析计算题能力不足的现象,通过对计算题中的审题、解题、思维、归纳、提高等各个环节的系统分析,提高学生解析计算题的能力。  关键词:计算题;初中物理;解题能力    现行的初中物理教材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内容的难度系数减少,要求纯计算的题目也明显减少,这样学生的学习负担就在无形之中变轻了,这是新课程改革后的可喜变化。但是这一系列变化背后,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其中最明显的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变得越来越差了,这甚至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这是因为学生在日常学习时往往只注意到浅层次的认识

2、,只做到表面的理解,淡化了物理思维的训练,缺乏必要的变式练习,在问题的训练上只停留在代代公式,没有系统化、程序化的训练,这就形成了解题方法的思维障碍,没有完成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下面就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体会谈一谈如何进行审题、解题、思维、归纳环节的系统分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计算题的能力。  一、分层教学培养学生解计算题的信心和成就感  由于自身计算能力较差,一部分学生对物理计算题可谓是“谈之色变”,一看到计算题,还没有开始做,就已心生惧意了,更不会有钻研的勇气和信心了,这严重影响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

3、中要实行分层教学,照顾这些有待进步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一些物理计算题进行分解,一个题分解成若干个,降低难度,然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解题之中。教师还要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让所有的学生通过教师精选的例题讲解都能掌握分析和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举一反三。例如,有两定值电阻R1、R2分别标有“10Ω,1A”和“15Ω,0.6A”的数字,(1)将其串联后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多少?(2)将其并联后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多少?教师引导大家将此题改编,在解第一问时把它分解成若干个梯度较小的问题。(1)

4、两数字的含义是什么?(2)两电阻串联后什么没变?(3)串联后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多少?(4)将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多少伏?在此基础上教师将上述例题难度再加大一点,将R1换成滑动变阻器后,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则干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多少?本题较第一道例题难度稍大一点,但还是可以将其分解成若干个梯度较小的问题。(1)两数字的含义是什么?(2)两电阻并联后什么没变?(3)并联后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多少?(4)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干路中的最大电流是多少?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体会题目难度由浅入深,获得成功的体验,同

5、时领会解计算题的系统思维,这样第二问就迎刃而解了。  二、作业分层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外,还要在作业的设置上进行分层。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层次灵活地设计一些难易程度适合,题量适合的习题作业。  教师可以多选一些题目,在同一类型的题目中精选合适的计算题进行改编,达到既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又减轻课余负担的目的。例两只电灯泡,第一只标有“6V3W”字样,第二只标有“9V6W”的字样,设问,如果将这两只灯泡串联,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多少伏?并联后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多少伏?  三、一题多解发展学生的多项思维  

6、要想完整、正确地解答计算题,学生需要具备一种系统的严密的思维能力。有一些学生在面对习题时无从下手,就是因为在思维上有所欠缺。所谓的一题多解指的就是能从多个角度和方位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例:如图所示,调节滑片到某一位置时,当电压表的示数位10V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10W,调节滑片到另一位置时,当电压表的示数位5V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7.5W,则电源电压及R的阻值各是多少?选择这样一道例题,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管滑片

7、调到任何位置,什么没变?引导学生分析得出:(1)电源电压没变;(2)电阻R的阻值没变。通过这两个不变量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来解题。第一种解法:10V10W/(10V/R)=5V7.5W/(5V/R)通过这一种解法,学生可以想到我们再解物理题时好多题都用到了这种方法。第二种解法:10V/10W/(U-10V)=5V/7.5W/(U-5V),另外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的特点也可以解出此题。第三种解法:10V/R=10W/(U-10V)①,5V/R=7.5W/(U-5V)②,由①②两式可解此题。第四种解法:(U-10V)10V/R=1

8、0W①,(U-5V)5V/R=7.5W②,由①②两式可解此题。通过这样的例题的讲解和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对物理教学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四、归纳解题心得体会提高解题经验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学会总结才能在以后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