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在明月山中阅读答案

冬日在明月山中阅读答案

ID:24225051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冬日在明月山中阅读答案_第1页
冬日在明月山中阅读答案_第2页
冬日在明月山中阅读答案_第3页
冬日在明月山中阅读答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冬日在明月山中阅读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冬日在明月山中阅读答案冬日在明月山中阅读答案冯艺①寒风来袭,告知季节的变换;冬日,又进入了阴冷和雾霾。此时,友人邀我前去宜春,说那里的明月山天空净亮,仰俯可见明月,天上与湖中;山下有富硒温汤,可饮可浴,暖意融融。②我向往,于是如约。③在这之前,我只知道人们老调侃宜春是一个“叫春”的城市。到了宜春,虽已入冬,却果真满城花叶依旧一展芳香气韵,感觉到的依然是春天的温婉,真是遍地是春。④城有山水,城之幸事。走进明月山,层层叠叠的绿色包围着一脉相连的数座秀美山峰,十多个主峰簇拥环绕,互竞姿色,这里常年云雾缭绕,景色变幻莫测。我们在

2、山脚换乘缆车,顺着山势向海拔1600多米的顶峰攀爬。40分钟的缓缓上升,通览四周,风光旖旎。于这迷离闪烁中,不知不觉的画轴轻轻舒展,徐徐打开。翠竹古树,瀑布流泉,山寺、云影、风声、鸟鸣、禅语,空灵澄澈,悠然入眼,入耳,入心。此时此地,造物就是一位高超画家在地球的长卷上任意挥洒,轻松而优美。吸纳吐息一番,躁动的心仿佛逐渐平静下来。⑤抬起头,我看着这庞大而安静的山体,不知道原来它有这么活泼的时刻,不知道满山七彩的树冠里隐藏了多少秘密。这山体和喧闹隔着不远,于是用满树的枝杈和花叶勾出了属于它的安宁祥和,却又生机勃勃。不曾想我竟

3、有幸闯入了这宁静之所。静下来的我,就像雪杉的一枚针叶,或者像叶尖上的一滴水,以最简单的心态,融入明月山的心音。⑥缆车缓缓停在了山顶。没想到,一汪如月的碧水就呈现在我的眼前,它堪称江南第一高湖。据说,月出时分,月与水映,宛如镜花水月;木质的环湖栈道如嵌在湖上的项链,古雅质朴。湖边不失为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好地方,大可在此借酒问月。可是,山顶没有冰川,我至今仍弄不清楚这一池清波从何而来,也许这便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了。一座山就是一方月亮湖衅,日月下纤尘不染。⑦然而,我似乎更喜欢明月山之阳,执意要见识山的峻峭与奇险。我便直上

4、险峻的青云栈道。途中一段星月隧道从山间穿过,洞内上下贯通,冬暖夏凉,水溪潺动,狭长的小径迂回曲折,在洞内游走,如履银河。穿洞而出,突然之间,我就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突出的悬崖上,面对深谷,岌岌欲坠。那些寸草不生的山崖,毕露着山的筋骨,嶙峋而峥嵘,坚硬而真实。这样的山势极容易让人联想到冷兵器时代的古战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明月山的风骨在此一览无余,山的形状只有在裸露之中方能趋于完美。我长久地站在那悬于山崖外的小径尽头,俯视着森林和飞瀑——那里是下不去的,这样绝尘的地方,没有路。任何开发都是破坏,大自然的神工鬼斧是不需要我们

5、去修正的。⑧#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面对巍巍大山,风静静地吹来,在此,我获得了歇息——心灵上的愉悦,精神上的回归。洪应明在《菜根谭》里说:“帘栊高敞,看青山绿水吞吐云烟,识乾坤自在;竹树扶疏,任乳燕鸣鸠送迎时序,知物我两忘。”果然有这意思。⑨明月山透出一股不谙世事的清纯和懵懂,不似其他许多地方,身心承载着太多太重的东西,它对每一个上山的人来说是平等的,轻松的。你可默默享受它,它也不会过多留意你的身份,于是,这里就少了前人、古人、名人、大人们的阴影,唯此,才弥足珍贵。⑩还不止于此,还有温汤。明月山下,

6、席地而坐,泡汤赏冬月,缓缓吐吸间,我庆幸自己如约而来。(摘编自《光明日报》)13.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文章开篇点题,直接写冬日应朋友之邀,前去宜春,宜春是一个“叫春”的城市,那里遍地是春,满城花叶依旧。B.第④自然段描绘了明月山的旖旎风光,澄澈空灵,借自然之景来展示躁动的心是如何逐渐平静下来。C.第⑤自然段把自己比作雪杉的一枚针叶,叶尖上的一滴水,以最简单的心态,融入明月山的心音。D.第⑧自然段不是直接写明月山的美景,而是通过洪应明《菜根谭》里话,从侧面来赞美明月山。E.文章采用移步

7、换景的写法,从城中到明月山,从山脚到山顶,再从山顶到山脚,随行踪的变化,叙写所见之景。14.文章第⑦段说“然而,我似乎更喜欢明月山之阳”,请简要概括其理由。(4分)15.请探析文章结尾“我庆幸自己如约而来”的原因。(6分)冬日在明月山中阅读答案13.(5分)BE(B.“人们对其依赖心理”说法有误,文中并没有这个意思;E.“全方位”说法有误,而且“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的形象”在看来“似乎都不算准确”,文章后半部分主要写的是南怀瑾在政治上的贡献。)(答对一项给3分,答对两项给5分。)14.(4分)①两次短信,交代了南怀瑾

8、从病危到病逝的过程,更好地体现人们对南怀瑾生命最后时刻的关注。②两次短信时间较为具体,增强了传记作品的真实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回答,言之成理即可。)15.(6分)示例:①南怀瑾在思想文化等方面具有引领地位。他作为学者,却有众多商界、政界、学界人物时常听他讲课,向他讨教各种各样的问题。②南怀瑾在政治上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