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酸酶在三种妇科阴道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唾液酸酶在三种妇科阴道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ID:24241315

大小:48.7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唾液酸酶在三种妇科阴道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_第1页
唾液酸酶在三种妇科阴道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_第2页
唾液酸酶在三种妇科阴道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_第3页
唾液酸酶在三种妇科阴道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_第4页
资源描述:

《唾液酸酶在三种妇科阴道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唾液酸酶在三种妇科阴道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杨坤(黄河中心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450003)【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5-0254-02【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泌物唾液酸酶在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滴虫性阴道病和霉菌性阴道病以涂片中检出滴虫和霉菌并依据Amsel法排除细菌性阴道病的混合感染,细菌性阴道病依据Amsel法诊断,唾液酸酶使用郑州安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条。结果阴道分泌物唾液酸酶在450例细菌性阴道病中阳性425例,阴性25例,阳性率94.4%;在378例滴虫性阴道病中

2、阳性39例,阴性339例,阳性率10.3%;在360例霉菌性阴道病中阳性40例,阴性320例,阳性率11.1%。结论唾液酸酶在细菌性阴道病中有着较高的阳性率,在霉菌性阴道病和在滴虫性阴道病中阳性率较低,且唾液酸酶在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病的鉴别诊断中有着较好的价值。【关键词】唾液酸酶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病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早产、胎膜早破、子宫内膜炎、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及泌尿系统感染等。近年来,有研究发现BV可改变妇女对HIV的易感性,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

3、[1]。而单纯的滴虫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病的治疗与BV也不完全相同,这些都要求临床能够有快速诊断BV,并能够判断滴虫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病是否混合BV感染的方法。为评价唾液酸酶对此的临床价值,对我院妇科门诊2008年12只至2009年11月的1188例有症状患者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木来源我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11月的妇科门诊1188例有症状患者,年龄17-58岁,平均年龄(31.8±7.2)岁;其中BV450例,滴虫性阴道病378例,霉菌性阴道病360例。并且依据Amsel法诊断标准对滴虫性阴道病和霉菌性阴道病排除了混合BV感染的可能。1.

4、2诊断依据BV的诊断依据Amsel诊断标准,滴虫性阴道病和霉菌性阴道病依据形态学(即显微镜下找到滴虫和霉菌)为诊断标准。1.3试剂唾液酸酶的测定使用郑州安图生物科技奋限公司提供的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测定试剂条。1.4方法1.4.1唾液酸酶法用棉签从阴道后穹窿取分泌物,加300-400ul稀释液,反复挤压棉签,使样本溢出。在反应孔中滴加一滴阴道液,之后加一滴显色液,干浴器显色15分钟,不显色为阴性,显红色或紫色为阳性。1.4.2Amsel法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测。1.5Amsel诊断标准⑴阴道壁上附冇白色分泌物;⑵分泌物pH>4.5;⑶胺实验阳性;⑷分泌物涂片找到线索细胞。符合其中三条者,

5、即为BV阳性。2结果唾液酸酶在几种阴道病中的检测结果如下表。合计(例)阳性率(%)滴虫性阴道病I37810.3霉菌性阴道病II36011.1细菌性阴道病III45094.4合计(例)42.41188阳性(例)阴性(例)393394032042525605684注:①利用x2检验得P<0.05,I、II、III组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②I、II组的阳性率差异很小,把它们分割出来,作x2检验,得P<0.005,说明m组与I、n组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m组最高。3讨论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本病实际是正常寄生在阴道内的细菌生态

6、平衡失调,0前认为一般是由阴道内正常乳酸杆菌群减少而阴道加特纳菌、动弯杆菌、人型支原体等兼性厌氧或厌氧菌数量异常增加所致。其中厌氧菌居多,厌氧菌的浓度可以是正常妇女的100-1000倍。唾液酸酶法是以检测BV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微生物群的代谢产物唾液酸酶为基础的诊断方法,其机制是利用微生物独具的酶催化,结合发色底物形成的酶快速检测技术。同Amsel法相比,唾液酸酶是细菌性阴道病致病菌产生的特异性酶之一,其活性与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2】。不受念珠菌、阴道毛滴虫、淋病奈瑟氏菌、支原体的影响,具有快速、客观、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易判读及特异性强等特点。唾液酸酶法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7、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BV可提供更冇利的依据,不失为诊断BV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临床上BV与滴虫性阴道病和霉菌性阴道病经常是混合感染,诊断吋应依据形态学综合判断。参考文献[1】干远苗.细菌性阴道病和HIV的关系研究[」].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3,30(1):35-38.[2】楼文文,干素娥.线索细胞检查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诊断值[」].温州医学院学报,1999,129(4):29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