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琴练习过程中几点问题的思考

关于钢琴练习过程中几点问题的思考

ID:24242314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关于钢琴练习过程中几点问题的思考_第1页
关于钢琴练习过程中几点问题的思考_第2页
关于钢琴练习过程中几点问题的思考_第3页
关于钢琴练习过程中几点问题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钢琴练习过程中几点问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钢琴练习过程中几点问题的思考:在钢琴练习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练习者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钢琴弹奏的技能与技巧。正确而有效的练习方法可以使学习者在学习钢琴的道路上走的更为顺畅。本文就钢琴练习过程中出现的比较普遍的几点问题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基本练习;触键;风格    钢琴被称之为“乐器之王”,以其自身构造复杂,演奏技术性强,具有交响乐队音效等特点而著名,在钢琴艺术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众多钢琴演奏家、教育家在技能技巧练习方面发表不同见解,提出甚为科学、有效地练习方法。    一、关于基本练习    现在钢琴教学中关于手指基本练习常用教材有《哈农钢琴练指法》(人民音乐出版社)

2、,《音阶与琶音》(上海教育出版社)。这两本书均简单、科学并合理地对手指独立性进行系统训练。学生通过基本弹奏方法训练,不同节奏训练,音阶和琶音等各项针对性的练习,尽可能让五个手指完全相等地发挥作用,使之具备弹奏所有钢琴曲谱的能力。  在手指基本练习过程中,避免不了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放松,它的关键就是怎样做到手臂的放松与指尖力度的相互统一,通常情况下,手臂放松,指尖就站不住了,而指尖站住了。有了力度。手臂不自觉就跟着紧张起来,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的手臂完全放松,手因自由落体而自然的落到琴键上,手腕放松,然后拿着学生的手指使之上下运动,敲击琴键,让学生找到真正用指尖去弹琴的感觉

3、。这样弹出来的声音是很透彻和干净的,但是力度不足,接下来,就让学生按着这种方法去练习,慢速练习,去认真体会什么是真正的放松。这样练习得到的成效就是在弹快速练习曲的时候,手臂和手指不会因僵硬感到疲劳,而且声音有颗粒感,听起来很分明,比如德彪西《EtudesVII》,这是一首半音练习曲,音与音之间的间隙很小,联系紧密,这就要求手指的独立性要强,不然弹出来就是囫囵一片,听不清楚。在刚开始练习时,只做慢速练习,高抬指把音弹到底并逐渐加强力度,增大每个音的音量,因为德彪西的曲子在演奏的时候是要踩左踏板即音色踏板,这本身就增加了难度。所以如果手指的独立性和力度不够的话,是不能胜任这首曲子的。

4、手指独立性提高了,能自主的弹奏,自然肩膀及手臂就可以脱离紧张状态。不过,演奏者习惯性的是一旦演奏到速度快、情绪高涨的乐曲,肩部不自觉就提高,进而紧张,这是不太好的习惯,在平时的练习中,应该多注意类似影响演奏的问题,主动去克服。    二、关千触键    不同的乐曲类型需要不同的触键,不同作曲家的作品需要不同的触键,这是一个需要琢磨的问题。从手指关节运动方面,触键方法大致可分为“低位置触键方法”和“高位置触键方法”,赵晓生先生称之为手指动作的“阴、阳两法”,高位置触键为阳,为刚,低位置触键为阴,为柔。“刚若鹰爪,柔如柳絮”。所谓低位置触键方法,就是只动手指与手掌连接的关节,其余的关

5、节不运动,而高位置触键方法则是不仅手指与手掌连接的关节要运动之外,其余的每个关节也要运动,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高抬指运动,这两种运动方法各有优点:低位置触键方法的优点是节省手指运动的时间,不易疲劳。相对地,对初学者而言难产生有变化的音色。肖邦就是这种方法的支持者,在演奏他的作品时,手型都不是很握,和琴键贴的比较近,手指与琴键的角度都很小,指肚接触的面积大,这样弹奏出来的音色柔美,比如他的《幻想即兴曲》,左手是持续的跑动,用上述这种方法,使声音出来的很流动、连贯,突出了右手的长线条的旋律,达到一种很浪漫,很随想的感觉。  关于高位置触键方法,虽然说这种练习比较累,需要手指大幅度的运

6、动,但是练出的效果是极佳的,它有助于在钢琴上制造出各式各样的音色,将钢琴的音色发挥变化至最大限度。这种方法体现在贝多芬的众多作品中,因为处于古典主义时期,有着演奏风格严谨、庄重的特点,没有浪漫主义那种随意性,所以在声音方面要求“深度”和一定的力度,触键要到底,而且有颗粒感。本人的研究生导师曾讲过,弹贝多芬的作品“比深的还要深三分”,可见一般,比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0p53,一一黎明,在引子部分,渲染一种黑暗、不可预知的气氛的双手两小节双音,以及后面右手的八度旋律部分,在弹奏时每个音都要坚实但不能僵硬。除此,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时手指的动作也是有幅度的,但是要比贝多芬所要求的手指动作小,

7、手指多是半抬指,而指尖与琴键接触面积也是要小,角度大。声音也是要求一种“深度”。    三、关千作品风格    关于风格的问题。这个是不容易掌握的,很多时候,演奏者无论演奏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听起来都是一样的,没有诠释出作曲家赋予作品的灵魂,这是很可怕的,是对于技术外的一切的否定。在练习作品之前,演奏者应了解有关作曲家的背景材料及其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特征、创作手法等,并通过积累大量曲目来获得演奏的经验与手段,做到尽可能地多一分演释,少一分矫揉造作,这是需要演奏者用心去体会和把握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