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

关于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

ID:24242411

大小:69.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关于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_第1页
关于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_第2页
关于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_第3页
关于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李亮仙(山丙省太原市委烦县人民医院山丙太原030300)【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的措施。通过对口腔科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进行自我防护,杜绝院内感染和职业感染的发生。方法:强化管理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责任心,设置布局合理化。口腔科医护人员在回收用过的污染物品器械时必须带防护用只:帽子、口罩、面罩、手套、围裙等,避免在消毒清洗过程中的飞溅污染,对用过的锐利器械连同治疗盘一起收回避免走动传递时的相互刺伤,并分别装,如发生刺伤意外,应立即处理伤口,并及时上报院内感染科,采取预防处理,做到人人都熟知应急处理程序,提高对HIV、HBV、

2、HCV的高度重视。结果:近五年来,通过医护人员自觉主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认真执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把好消毒灭菌质量关,规范医疗技术操作,所以没有引起医护人员自身感染和院内感染的发牛.。结论:强化管理体系,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责任心,设置布局合理化,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据统计,口腔科医务人员因接触HBV患者发生污染机会可增3〜6倍。口腔科医务人员血清HBsAg阳性率是其他科室人员的4倍[1],是感染HIV、HBV、HCV的高危人群。【关键词】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1-0

3、347-01口腔科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控制感染的重点科室,消毒室是口腔科器械回收发放的重要部位,也是口腔科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口腔科器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接触病人的唾液、血液、污染比较严重,消毒室护士承担着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工作。工作的严谨与疏忽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与患者的健康。所以我们必须强化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防护措施,最大限度的控制院内感染发生,把院内感染控制在零。1、医护人员危险因素1.1特殊岗位及器械因素口腔科作为医院诊疗病人的特殊岗位,在诊治过程中,病人的唾液、血液污染的器械如U腔科专用镊子、探针、拔髓针、洗髓针、扩大针、注射空针等,在冋收分类消毒清洗过程中

4、不慎被刺伤都会造成感染机会。据统计医护人员在针刺伤中占80%,因血源性传染污染的针头刺伤占60%o1.2生物因素主要病原微生物包括HIV、HBV、HCV等经血液传播的病毒。UI腔科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接触病人的唾液、血液、受到污染的器械,护士在冋收消毒清洗传递过程中是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而我国是乙型肝炎感染较严重的国家,乙肝病人唾液中HBsAg阳性率为50%〜60%,说明通过病人唾液、血液而引起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较大[2]。口腔科医务人员接触HBV患者发生污染的机会可增加3〜6倍,口腔科医务人员血清HBsAg阳性率是其他科室人员的4倍[1],是感染HIV、HBV、HCV

5、的高危人群[3]。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无法确定每个就诊病人是否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因此我们采取严格的预防措施是很重要的。2、方法和措施2.1落实管理措施2.1.1落实岗位责任制,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落实到位,明确院感控制职责,坚持常规消毒隔离制度。2.1.2严格洗手制度。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中十分活跃而重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而导致医院感染高达30%。[4]而彻底洗手可以使医院感染下降50%。[5]2.2加强医务人员院感知识教育、培训,提高预防院感管理知识,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及操作流程,强化防护意识,提高医疗安全,减少职业伤害

6、的发生。结合口腔科诊疗的特点,严格控制院内感染,落实岗位责任制。2.3加强自我防护和预防措施U腔科医护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在冋收用过的污染物品、器械吋必须戴防护用具:帽子、口罩、面罩、手套、围裙避免接触消毒过程中的飞溅污染。对冋收的物品分类处理、存放、浸泡在指定容器内防止交叉感染,对用过的锐利器械集中浸泡锐器盒内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2.4合理布局,提高对HIV、HBV、HCV的高度重视,采取冇效的防护措施U腔科在结构设置及环境方面有别于医院其他科室,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按操作规程严格区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定期做好各种监测,减少感染的几率。对用过的锐利器械连同治

7、疗盘-起收冋避免走动传递吋相互刺伤,不要将用过的针头套冋针帽,注意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双方防护。在进行操作吋应特别注意防止被污染的锐器划伤刺破,如不慎被污染的锐器刺伤吋应立即挤出伤U血液,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再用碘伏消毒,必要时去外科进行伤口处理,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及吋上报院内感染科采用药物预防处理。2.5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定期做好各种监测(1)化学监测:对各种器械包、纱布、棉球等储物容器贴有火菌指示卡或3M胶带火菌后看有无变色;(2)生物监测:用热耐受力较强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对高压火菌器每周定期进行生物监测确定火菌效果确保医疗安全实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