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杜甫阅读答案鉴赏

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杜甫阅读答案鉴赏

ID:24245851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杜甫阅读答案鉴赏_第1页
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杜甫阅读答案鉴赏_第2页
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杜甫阅读答案鉴赏_第3页
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杜甫阅读答案鉴赏_第4页
资源描述:

《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杜甫阅读答案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杜甫阅读答案鉴赏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杜甫阅读答案鉴赏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杜甫阅读答案鉴赏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②三城戍: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1)“海内风尘诸弟隔”一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2分)(2)这首诗以“野望”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扣住“望”来写的。(4分)(3)简要分析中间两联所蕴含的的情感。(4分)野望

2、西山白雪三城戍杜甫阅读答案鉴赏(1)借代。(1分)“风尘”代指战争。(1分)(2)首联写野望时所见的西山和锦江;中间两联写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家国和个人的感怀;尾联点出野望的方式和地点,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的忧虑。评分建议: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3)心忧国事,报效国家;兄弟离别,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疾病年老,有愧国家。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杜甫阅读答案鉴赏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当时吐蕃在四川边境作乱,身居草堂,以“野望”为题,表现了一种感伤时局、忧国忧家、怀念诸弟的沉痛感情。本诗由景入

3、题,忧时忧国,语言淳朴,感情深沉。诗的首联写野望时所见的西山和锦江景色;颔联由野望联想到兄弟的离散和孤身浪迹天涯;颈联抒写迟暮多病不能报效国家之感;尾联写野望的方式和对家国的深沉忧虑。“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远望苍茫的岷山,终年积雪,松(今四川省松潘县)、维(今四川省理县)、保(今四川省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城都有重兵驻防;近看南郊外百花潭清澈见底,锦江碧水东流,万里桥横跨在波涛滚滚的江面上。“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海内连年战乱,流落在河南、山东一带的几个兄弟音讯断绝;彼此漂泊天涯,远离家乡,只我孤身一

4、人在此,好不凄楚。“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我只有将迟暮之年,交与多病的身躯;在国家存亡的危机时刻,我至今尚未能为国家尽一点绵薄之力。“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我#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独自骑马郊游,常常极目远望,世事一天天地萧条,不禁令人神伤。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在成都西,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松、维、保三州,(在今四川松潘、理县一带),此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南浦,南郊外水滨。清江,锦江。万

5、里桥,在成都城南。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五六句又由“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供”,付托。“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

6、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

7、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杜甫“跨马出郊”,“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