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年转型与中共十六大

中国十年转型与中共十六大

ID:24246168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中国十年转型与中共十六大_第1页
中国十年转型与中共十六大_第2页
中国十年转型与中共十六大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十年转型与中共十六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十年转型与中共十六大

2、第1 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它转型的十年。而十六大的召开,就是这十年转型的逻辑结果,是从思想和组织上对这种转型加以确认。  被海外广泛认为是高层智囊的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近日在苏州指出:判断十六大的召开是否成功有四个标准,第一,能否将“三个代表”思想在全党全面贯彻下去,变成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第二,能否将“三个代表”同实践相结合,让普通老百姓接受;第三,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中,能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央委员对“三个代表”抱有激情,并积极拥护;第四,能否选举出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二十一世纪的领导人。  按照这种标准,即将召开的中共

3、十六大无疑将成为中共发展历史上的转型大会。  转型的艰难历程  中共“八大”宣布:“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已经结束”,党将把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上来。这是建国以来党的第一次转型,但这一转型无论是在思想理论、体制、组织上都没有相应的措施相配合,对于斯大林主义错误原因的认识,基本上还是限于“工作方法”层面上,更谈不上从理论和组织上去防范这些问题。因此八大预定的转型目标根本未能实现,中国的政治运动实际上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1979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确定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基本方针,掀起了全面经济建设的高潮,但是随后工作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

4、决,造成了政治上的不稳定。这其中固然有各种客观原因,但是,未能根据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在党的思想、组织上进行调整和转轨,是最深层次的原因,这当中不排除有时代的局限性。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主持工作后,经过三年的适应期,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开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它转型的十年。而十六大的召开,就是这十年转型的逻辑结果,是从思想和组织上对这种转型加以确认。  经济转型导致上层建筑转型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宣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

5、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标志着中国的经济基础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单一公有制经济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深刻转型,结果上层建筑必然也要随之转型。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自然和社会科学院院士俞  邃对此评论说:十年里,党提出了抓住机遇、扩大开放、保持稳定、促进发展的口号,从承认和运用市场经济,到学会操作市场经济,再到实行了所有制的多样化,而这必然就会产生党建方面的要求,必须要扩大党的社会和阶级基础。党员成分除了原有的工人,农民,革命军人和革命知识分子外,还应该有私营企业主,他们当中的先进分子,也可以吸收入党。当然,这一观点现在还是有人不认可,不支持。  对于个体工商业者入

6、党问题,中国研究共产党问题的著名理论权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高放认为: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考察,资本家入党是有不少先例的,最著名的就是恩格斯。现在党所面临的是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应该回到列宁的建党学术上去,即:一个人只要他承认党纲党章,参加党的组织,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出身和职业不应该成为能否入党的问题。同时高放还认为,现行党章中对入党申请者点明阶级成分(“工人,农民,军人和革命知识分子”)要求的做法,十六大上肯定会改变。  在谈到“三个代表”时,俞邃认为:十四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出现了重大发展,“三个代表”的提出,不仅是中国改革产生的需要,也是苏东巨变的产物,而这就需要“与

7、时俱进”,“三个代表”就是它的  集中体现,它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党如何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另一方面,马列主义不仅要求我们把马列主义理论同本国具体情况相结合,还要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而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和平是人心所向,发展是大势所趋,改革是必由之路,竞争是通用手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三个代表”的核心就是如何正确  认识和妥善处理“两制”之间的关系,吸收人类共同的优秀成果,来创造出更好的文化。  政治、文化改革将成重头戏  “政治文明”的提法受到高放的特别重视,他说:当初这是相对于以前的“精神文明”提出来的,它的内容包括:党的领导,人

8、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这是为未来改革提供前期准备。”因此高放认为,“三个代表”还应该加上“始终代表  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这一条,“虽然有人认为这应该属于‘先进文化’范畴,但生产力也是文化,因此应该单独加上这一条。”  而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主任李良栋教授把“政治文明”的提出归结为“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的要求”,一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是国内经济体制改革对政治生活的推进;三是精神文化生活对旧有政治观念的冲击;第四,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