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ID:24253725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3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_第1页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_第2页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_第3页
资源描述:

《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电线电缆常用计算公式大全  一、电线电缆材料用量  铜的重量习惯的不用换算的计算方法:截面积*8.89=kg/km  如120平方毫米计算:120*8.89=1066.8kg/km  1、导体用量:(Kg/Km)=d*0.7854*G*N*K1*K2*C/  d=铜线径G=铜比重N=条数K1=铜线绞入率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d)*0.7854*G*C*K2  D=绝缘外径d=导体外径G=绝缘比重K2=芯线绞入率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

2、m)=(D1-D)*0.7854*G  D1=完成外径D=上过程外径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D*0.7854*t*G*Z  D=上过程外径t=包带厚度G=包带比重Z=重叠率(1/4Lap=1.25)  5、缠绕用量:(Kg/Km)=d*0.7854*G*N*Z  d=铜线径N=条数G=比重Z=绞入率  6、编织用量:(Kg/Km)=d*0.7854*T*N*G/cosθ  θ=atan(2*3.1416*(D+d*2))*目数/25.4/T  d=编织铜线径T=锭数N=每锭条数

3、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二、导体之外材料计算公式  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

4、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  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π  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  3.绝缘厚度较薄点:标称值×90%-0.1  4.单芯护套较薄点:标称值×85%-0.1  5.多芯护套较薄点:标称值×80%-0.2  6.钢丝铠装:根数=  {π×(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λ)  重量=π×钢丝直径²×ρ×L×根数×λ  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π×(挤前

5、外径+厚度)×厚度×L×ρ  8.钢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2×厚度×ρ×L}/(1+K)  9.包带的重量={π×(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ρ×L}/(1±K)  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ρ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λ绞入系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