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柱结核临床疗效分析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柱结核临床疗效分析

ID:24255746

大小:7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柱结核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柱结核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柱结核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柱结核临床疗效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柱结核临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柱结核临床疗效分析金永王文俊巢玉柳(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213001)【摘要】目的比较单纯病灶清除术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加用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疾病的疗效,研究其利弊。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在2007年1月〜2010年1刃进行的60例脊柱结核患者治疗病例,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并根据随访结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患者术后疗效均显著,但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加用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病灶清除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柱结核疾病的治疗,采取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加用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可以有效提高术后脊柱的稳定性,但同时

2、也有适应症。【关键词】脊柱结核稳定性植骨融合【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3-0119-02我国的结核病患者例数位居世界第2位,仅仅次于印度,是全球结核病高发率国家之一,据结核菌感染率为45.5%。据统计,我国结核病患者有600万人左右,每年死于结核病的有13万人,患者年龄大多在25岁以上,平均死亡年龄55.2岁,其中以脊柱结核患者最多,约占骨关节结核的75%[1-2】。脊柱结核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提倡以外科治疗为主,传统的外科治疗方法是以病灶清除、单纯脓肿引流为主。木科开展了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加用植骨融合并内固定

3、术治疗脊柱结核疾病对脊柱稳定性的重建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脊柱结核患者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31.2(12〜58)岁。患者平均病程6个月(3个月〜1.5年)。60例患者均经过影像学检查表现有椎体破坏、椎旁或腰大肌脓肿、椎间隙变窄、塌陷、脊柱后凸畸形及脊髓受压。胸椎受累28例,腰椎22例,胸腰段(T11〜L2>12例。合并后突畸形10例。Frankel[3】分级:A级2例,B级7例,C级18例,D级24例,E级9例。术前Cobb角18〜32.7(25±9)度。临床表现主要右倦总无力,食欲减退。按照随机

4、数字表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疾病程度等具有可比性。观察组行单纯病灶清除术。治疗组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加用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1.2治疗方法1.2.1手术方法60例患者中20例胸椎结核患者采用胸膜外入路、22例腰椎及胸腰段结核采用肾切U,从严重侧进入,18例腰椎及胸腰段结核采用倒“八”型腹膜外入路。完成切口,首先吸净脓液,刮除被破坏的椎体和椎间盘组织,清除结核病灶。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加用植骨融合并内固定术,待按正常完成切U暴露后,清除结核病灶及脓肿,彻底脊髓减压,再按照“Z-plate”、“Zidlke”、“US

5、S”、“TRSH”、Kaneda等内固定术植入内固定器械,矫正脊柱后突畸形,植入自体骼骨或者肋骨。1.2.2术后处理引流管于术后24h〜48h拔除,并医嘱卧床休息2〜3周,按照常规给予抗结核药持续治疗9〜12个月,三周以内每周安排复查1次血常规、血沉和肝肾功能,以后再每2月复查1次,并复查X线片1次。1.3统计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疗效比较,治疗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疗效程度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率观察组(n=30)

6、10(33.3)14(46.7)6(20)0(0)80%治疗组(n=30)13(43.3)16(53.3)1(3.3)0(0)96.7%与A组比较P<0.053讨论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对于脊柱结核的治疗在病灶能否植入内固定器械一直存在异议,Ghadouane等[3]认为在病灶清除的同吋加用内固定器械能够使脊柱达到即刻的稳定,因此具冇广阔的运用前景。而若需要稳定脊柱的同吋使用内固定器械,一般内固定器械都是由金属物制成,是金属物就容易产生细菌性粘连,而导致结核复发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虽然如此,笔者认为内固定的应用也必须掌握严格的适应证:(1)脊柱结核己经造成椎体破坏

7、并存在明显死骨的情况下,必须要弥补由于病灶清除导致的脊柱稳定性丧失,需要植骨来恢复椎体高度;(2)对于由于脊柱结核已经造成了患者脊髓前方受压迫,并椎管受压超过50%的情况下需要采取前路减压;(3)若患者合并脊柱后凸畸形情况下需要矫正;(4)多阶段脊柱结核在病灶清除后脊柱稳定性会受到损害。脊柱结核的治疗成败因素分析:(1)术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肝肾功能、血沉、血常规检查情况良好;(2)术前应按照患者个案情况严格制定手术方案,由于脊柱的不稳定影响病变稳定与修复,造成病变恶化或复发,甚至导致截瘫的发生[4】(3)采取何种手术入路和方式,宗旨0的是只要达到稳定脊柱的

8、作用,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