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规范化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规范化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ID:24259099

大小:68.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规范化院前急救中的应用_第1页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规范化院前急救中的应用_第2页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规范化院前急救中的应用_第3页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规范化院前急救中的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规范化院前急救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规范化院前急救中的应用南京市溧水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1200摘要: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在规范化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将纳入的50例严重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患者以传统的救治措施进行治疗;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将纳入的56例严重外伤患者作为观察组,该组患者以初级创伤救治原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转运后的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转运后的死亡率为9.0%(5/56);对照组患者转运后的死亡率为24%(12/5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2、论:初级创伤治疗原则在规范化院前急救中A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降低转运后死亡率,临床意义显著。关键词:初级创伤救治原则;规范化院前急救;应用效果虽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上的抢救设施不断的更新,但我国尚缺乏对于院前急救的规范化标准,部分严重创伤患者的死亡率未得到控制[1]。因此提升医务人员初级创伤救治技能只有重要性及必要性。初级创伤救治原则近年来受到重视,在木次调查中,我院以近四年时间内收治的严重外伤患者为例,将分析对其实施初级创伤救治原则的应用效果。现进行下述报道:VI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将纳入

3、的50例严重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组内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18〜70岁,平均年龄为(40.9±2.3)岁。根据创伤部位对患者进行划分,其中脑创伤者21例、胸部创伤者16例、腹部创伤者10例、复合伤者3例。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将纳入的56例严重外伤患者作为观察组。组内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18〜71岁,平均(41.7±2.5)岁。根据创伤部位对患者进行划分,其中脑创伤者20例、胸部创伤者15例、腹部创伤者10例、复合伤者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

4、比参照。1.2方法对照组患者的操作措施如下:当达到事故现场后,立即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检查项0包括意识状态、出血、骨折等基本情况。询问S击者相关问题,了解基本的事故发生过程。迅速将患者抬上救护车,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将苏送至相应的科室内,由科室医师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操作措施如下:当达到事敌现场后,由护理人员先对患者进行脊椎保护,按照气道、呼吸、循环、神经管理及全身评估方式对患者整体身体状况进行评估。首先对严重创伤进行相应的处理,控制患者的病情,为下一步治疗赢得吋间。先对患者的气道情况进行评估,让患者发声,了解患者是否可以说话,若气道

5、内有明显异物,则需立即对异物进行清除,通过提下颏、抬下颏等方式开放气道,否则以气管插管方式来改善患者的气道梗阻。第二步观察患者的呼吸,检查患者有无气胸或血胸,对于存在气胸者,立即对患者进行引流减压处理;必要时给予患者人工辅助气道。第三步对患者进行循环管理,对患者的血压值进行测量,同吋观察指末端循环情况,对于出现活动性出血患者,则及吋为患者进行止血处理,同时为其补充葡萄糖溶液等。第四步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评估。最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对患者进行止血处理、骨折处牵引处理等。上述措施所消耗的吋间需在5min以内。在转运途中,医护人员需对患者

6、的病情变化进行明确的观察,并及吋与院方取得联系,告知院内患者的基本情况,要求其立即着手准备。当患者到达医院后,立即进行辅助检查,或直接对患者进行基本治疗。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转运后的死亡率。1.4统计学分析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p

7、USmn;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2结果组间分析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转运后的死亡率为9.0%(5/56);对照组患者转运后的死亡率为24%(12/5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7.006,P<0.05)。3讨论院

8、前急救往往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冇重要意义,在院前急救这一吋间段内,因患者病情重,病情发展快,只有对患者进行及时抢救的治疗,才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3】。研究发现,对于严重创伤患者,共有3个死亡高峰,若在这三个高峰内对患者进行及吋抢救治疗,那么可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其中第一个高峰为患者伤后数分钟,第二与第三个高峰分别为伤后6~8h及数天后。院前急救往往可规避患者的第一死亡高峰,进而为后期治疗奠定基础。但0前,临床上对于院前急救无系统性的救治体系[4】。针对一些情况,我院认为通过运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并经过本次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

9、患者转运后的死亡率为9.0%(5/56);对照组患者转运后的死亡率为24%(12/5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中,首先对患者的颈椎进行保护,以达到解除呼吸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