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蒲公英状氧化镓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

浅谈蒲公英状氧化镓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

ID:24264642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浅谈蒲公英状氧化镓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_第1页
浅谈蒲公英状氧化镓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_第2页
浅谈蒲公英状氧化镓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_第3页
浅谈蒲公英状氧化镓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蒲公英状氧化镓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蒲公英状氧化镓纳米线的制备与表征  近年来,低维纳米材料的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其研究的焦点是纳米管和半导体纳米线。这些纳米材料已经显示出奇特的介观物理特性,至今,人们已成功制备Ga2O3、SiO2、TiO2、CeO2、ZnO和Al2O3等纳米线,其中Ga2O3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能隙宽度Eg=4.9eV,其导电性能和发光特性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作为一种透明的氧化物半导体,Ca2O3在光电子器件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被用作Ga基半导体材料的绝缘层,以及紫外线滤光片,还可以用作高温条件下的气体传感器。目前,一维Ga2O3纳米材料的

2、制备方法很多,主要包括碳热还原法、气相外延法、热退火法、催化电弧法和物理蒸发法等。1999年,Zhang等利用物理蒸发的方法得到了Ga2O3纳米线。)、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能谱仪(EDS)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样品形貌和成分进行观察与分析。  2结果与讨论  大量的絮状物密集地分布在硅衬底上。当生长时间增长至30min时,产物成团簇状且有序交叠在一起。为1200℃下生长60min的样品表面形貌,这时样品成蒲公英状,从一端的核壳处为源开始向外有序生长,并且逐渐伸展不再交叠。生长时间继续增长,纳米线开始杂乱生长且变得细长,其低端和顶端不存在

3、任何微粒,其直径在200~300nm范围内,长度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不等,具有较高的纵横比。  图2为样品在1200℃时分别生长30、60、90、120min的SEM图像,通过图像的对比,发现在1200℃生长30min时,每个团簇的纳米线顶端有一个亮点出现,并且以亮点为源向外扩散生长,时间增长到60min时,亮点变成核壳,直到90min,核壳逐渐开始脱落,到120min时,所有团簇的纳米线顶端核壳全部消失。此纳米线主要由O和Ga两种原子组成,并且O和Ga摩尔分数比是86.42%:63.58%,这就证明了产物的组成是Ga2O3。  从图中可以看到产物的X射线衍射

4、花样晶面(400),(-401),(002),(311)和(020)分别对应2θ角30°,30.5°,32.2°,38.8°和59.5°,最强峰位于衍射晶面(400)处,但是根据文献报道[17],最强峰应在(200)处取得,这可能是由一个方向上的尺寸效应引起的。图谱中没有任何杂质峰,证明所得产物是高纯的单斜相氧化镓晶体。图5是1200℃时生长90min所得的Ga2O3纳米线的TEM和SAED图像,表明样品为Ga2O3单晶,生长方向为[111]方向。图中纳米线的宽度约为200~300nm,并且表面光滑无颗粒,

5、具有较高的纵横比,选取电子衍射与XRD的测试结果能很好地吻合。  通常情况下,Ga2O3纳米结构的VLS与VS两种生长机制已被普遍认可,在一定温度下,Ga2O3粉末和活性炭发生如下反应:Ga2O3(s)+2C(s)=Ga2O(g)+2CO(g),(1)Ga2O3(s)+2CO(g)=Ga2O(g)+2CO2(g),(2)3Ga2O(l)=4Ga(l)+Ga2O3(g),(3)4Ga(l)+3O2(g)=2Ga2O3(g)。(4)实验中以Au为催化剂,而实验结果却没有合金液滴固化在纳米线的顶端,并不同于典型的VLS生长机制,因此提出一种可能的生长机制:准一维纳

6、米线VLS生长机制。反应过程中,Au作为催化剂仅牵引最终纳米线的生成,但由于高温下反应发生速率较快与载气的流动速度变化,可能出现氧化镓纳米线的再生长与交错生长,即颗粒状物质镶嵌在纳米线的生长过程中,而没有出现在纳米线的顶端。  3结论  利用简易热蒸发法在1200℃对Ga2O3粉末和Au覆盖的Si(111)基片加热不同时间制备出了具有良好形貌,结构均匀的高结晶度Ga2O3纳米线,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进行了分析,表明产物是纯净的Ga2O3单晶纳米线。最后提出一种可能的生长机制:准一维纳米线VLS生长机制。反应过程中,Au作为催化剂仅牵引最

7、终纳米线的生成,但由于高温下反应发生速率较快与载气的流动速度变化,可能出现氧化镓纳米线的再生长与交错生长,即颗粒状物质镶嵌在纳米线的生长过程中,而没有出现在纳米线的顶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