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识记与理解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识记与理解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ID:24278025

大小:9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识记与理解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_第1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识记与理解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_第2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识记与理解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_第3页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识记与理解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识记与理解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九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评价目标】  1.识记问题、问题解决、功能固着、创造性、发散思维等基本概念。  2.理解并能以实例解释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3.理解并能以实例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  4.结合实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5.结合实例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措施。  6.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创造性的有效措施。【主要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识记部分  1、问题的概念: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2、问题解决的概念:问题解决是

2、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有三个基本特点;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有结构的问题常用常规性问题解决,无结构的的问题需用创造性问题解决。  3、功能固着的概念:功能固着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定势,即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  4、创造性的概念: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5、发散思维的概念: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二、理解部分  1、理解并能以实例解释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1)流畅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

3、同观念的数量多少。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答案越多,即表示他的流畅性越高。  (2)变通性  即灵活性,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在线题库:http://www.ehafo.com/手机版加微信号:ehafocom获取  (3)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已有超越同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特者,其独创性越高。  2、理解并能以实例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分为:  (1)发

4、现问题  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其首要环节。  (2)理解问题  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3)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决问题的操作步骤。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算法式和启发式。  (4)检验假设  检验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  三、掌握部分  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影响因素主要有:问题的特征、已有的知识经验、定

5、势与功能固着(例略)  2、结合实例分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效措施  主要措施有: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例略)  3、结合实例分析培养创造性的有效措施在线题库:http://www.ehafo.com/手机版加微信号:ehafoco

6、m获取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l、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  A.低智商可能具有创造性。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C.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D.高创造性者必

7、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2、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这是D。  A、头脑风暴训练B、推测与假设训练C、自我设计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  3、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这是A。  A、头脑风暴训练B、推测与假设训练C、自我设计训练D、发散思维训练  二、填空题  1、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二是要达到的目标;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2、所谓问题就是指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3、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

8、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4、问题解决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点,它们是目的性、认知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