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玉米缺肥症状和防治措施

浅谈玉米缺肥症状和防治措施

ID:24278553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浅谈玉米缺肥症状和防治措施_第1页
浅谈玉米缺肥症状和防治措施_第2页
浅谈玉米缺肥症状和防治措施_第3页
浅谈玉米缺肥症状和防治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玉米缺肥症状和防治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玉米缺肥症状和防治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化肥的施用,农家肥施用的减少,土地缺肥的情况日益严重。笔者从多年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玉米缺肥症状和防治措施。  1.缺锌典型症状  新生幼叶呈淡黄玉色;拔节后,病叶中肋两侧出现黄白条斑,严重时呈宽而白的斑块(注:缺锌叶片的斑块呈黄白色或白色,这是与其它黄苗的最大区别),病叶遇风容易撕裂。其它症状:病株节间缩短,矮化,有时出现叶枕错位现象;抽雄、吐丝延迟,有的不能抽穗,有的能抽穗但果穗发育不良。  防治措施:①提倡前茬小麦每亩底施硫酸锌1~2公斤,一肥两用。否则,应对玉米及时补施

2、。②叶面喷施0.2%的硫酸锌2~3次。  2.缺钾典型的症状表现  老叶前端发黄,叶尖及边缘易干枯、焦灼,一般叶脉仍保持绿色(注:与缺氮性黄苗的区别),严重时叶片干枯。一般先从下部向上发展。其它的症状:幼苗发育缓慢,植株矮小,叶片显得长,茎秆细小而柔弱。  防治措施:①提倡前茬小麦施足钾肥,一肥两用。否则,应对玉米及时补施氯化钾5~10公斤。②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  3.缺氮典型的症状表现  叶色浅黄,一般自下部叶片的叶尖开始变黄,从叶尖沿中脉向基部扩展,呈"V"型先黄后枯(注:与缺钾症状的区别;与缺硫症状相似,但

3、缺硫性黄苗首先表现在新叶)。  防治措施:叶面喷施1%~2%的尿素且及时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  4.缺铁典型症状表现  幼叶脉间呈条纹状失绿发黄,先发生于新叶,中、下部叶片为黄绿色条纹,老叶绿色(注:与缺镁症状的区别,缺镁性黄苗先发生于老叶;与铜肥过剩相似)。失绿部分色泽均一,一般不出现坏死斑点(注:与缺锰症状的区别,缺锰性黄苗有棕色斑点存在)。严重时整个叶片失绿发白。  防治措施:①提倡前茬小麦每亩底施5~10公斤硫酸亚铁(混合有机肥使用)。②用0.2%~0.5%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施2次。  5.缺锰典型症状表现  幼叶的脉

4、间组织逐渐变黄(注:与缺镁症状的区别,缺镁性黄苗先发生于老叶),但叶脉及其附近部分仍保持绿色,因而形成黄、绿相间的条纹;严重时,叶片会出现棕色或黑褐色的斑点(注:与缺铁症状的区别,缺铁性黄苗一般没有斑点),并逐渐扩展到整个叶片。其它症状:叶片弯曲、下披,根系较细,长而白。  防治措施:①提倡前茬小麦施足1公斤硫酸锰,否则应对玉米及时补施硫酸锰1公斤。②用0.1%的硫酸锰溶液在苗期、拔节期各喷1次。  6.缺镁典型症状表现  从下部叶片开始发黄,随后叶脉间出现由黄到白的条纹(注:与缺铁、缺锰症状的区别,缺铁性黄苗、缺锰性黄苗先

5、在新生叶表现),严重时叶脉间组织干枯。  防治措施:用1%~2%的硫酸镁溶液在拔节期前后各喷1次。  7.缺硫典型症状表现  先从新生叶片开始发生褪绿色黄苗,新叶重于老叶(注:与缺氮症状相似,但缺氮性黄苗多发生于老叶),叶质变薄。  防治措施:使用含硫的肥料(如硫酸钾、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硫酸亚铁等),可一肥两用。  8.缺钼典型症状表现  脉间叶色变淡、发黄,叶片易出现斑点(注:与缺镁症状相似,但缺镁性黄苗一般没有斑点),叶质变薄。老叶先出现症状,新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表现正常。  防治措施:用0.05%~0.1%的钼

6、酸铵溶液拔节期前后喷2次。  9.缺铜典型症状表现  上部叶片或嫩叶发黄。叶尖卷缩、叶边不齐,叶片卷曲、反转;幼叶易萎焉,老叶易在叶舌处弯曲或折断。  防治措施:用0.1%的硫酸铜溶液在苗期、拔节期各喷1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